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儋州》:外脆内嫩是蚝炸

(2023-08-03 08:42:04)
标签:

散文

分类: 公开文章

《今日儋州》:外脆内嫩是蚝炸

外脆内嫩是蚝炸

 

(《今日儋州》2023年8月3日)

 

记得十年前,我们广东电白一中毕业50周年的同学会,老哥老姐从省内外回到县城水东欢聚。筹备组主持人拿着菜单问大家要点什么菜时,不料不约而同的第一个答案就是:“蚝炸!”

蚝,即牡蛎,肉鲜味美营养丰富,被称作“海中牛奶”。蚝有多种吃法,但最有特色就是蚝炸了。

好一阵欢呼声中,老哥老姐们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那时一到傍晚时分,炉火正旺,油锅沸腾,街边的蚝炸摊挡就香飘四散了。矮凳上很快就围满了食客,坐等它新鲜热辣地亮相。我和一些小伙伴,大多还不具备采买的资格,但旁观并不需要买票,就流着口水观看。

只见师傅把生蚝捞进稀稠适度的面糊里,用勺子舀一勺放进油锅,那块裹着四五只生蚝的粉团,起初是半沉在油海里的,师傅用长筷翻了几下,粉团就像潜水艇一样浮了上来,蚝炸就成型了。小艇在油海里游了一下,待炸出金黄色的光泽,就被长筷夹上网架,沥干油滴后便逐一摆上食客的面前。

吃蚝炸要现炸现食。师傅不停地操作,顾客一轮轮地换人,光在旁边看就太不过瘾了。

  于是我和小家伙,不管怎样也要争取有条件掏钱亲口品尝。喜滋滋接过蚝炸,先在椒盐碟上点一下,再用生菜叶包起来,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顿时有一种妙不可言之感。外皮是爽脆的,蚝肉是嫩滑的,那种扑鼻的香,那种独特鲜美的口感,那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是只围观不体验所无法想象的。有人担心油炸的东西易上火,不过家乡的人很聪明,用一片生菜就化解了。

我们看得多了,便知道制作流程并不复杂。蚝仔是新鲜的,面糊其实主要是粘米粉加水,加泡打粉与蛋黄,油以花生油为佳,原料与工具都属现成。不过非常讲究烹调工艺和技巧,这就要看师傅的手艺与功夫了。为什么家里不能制作而要到街上才有得卖,道理无须多说。

虽然全世界的海边都有生蚝,但蚝炸却只为电白独有。最正宗的电白蚝炸出在电城镇。据知电城蚝炸起源于清朝中叶,一代代师傅的言传身教,一代代手艺的接续传承,蚝炸成了电城最出名的特产。我虽是电白人,自小就尝过蚝炸的美味,但由于后来几十年在外地生活,一直到了本世纪初,才有机会与老同学一起,蹲在电城街边,目睹老师傅出神入化的技艺,品尝正宗的电城名牌特产的美味,几十年的夙愿才终于得偿。

《今日儋州》:外脆内嫩是蚝炸

前面提到的那次同学会,一晃已十年。自始每年的聚会,主持人都无须再征集意见,第一个菜必定是蚝炸了。后来才知道,外出的电白游子回到家乡时,都会跑到街边蚝炸摊档报到。外地游客到了电白,竟也以有没有吃过蚝炸作为是否到过电白的标签。当然也就有人沾沾自喜,有人默默留憾了。

蚝炸作为电白标志性的特产,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一个寻亲的故事。一个从小被拐卖到外地的人,20多年后在云南边陲小镇的一个小摊,见到了一种叫蚝炸的美食。被粉裹住的蚝,又鲜又嫩。炸出焦黄的饼,又香又脆。在油锅中游弋的小艇,牵引着许多人的眼光。他突然觉得,啊,如此陌生,又多么熟悉!他很小的时候,也曾有过这样垂涎欲滴地守望的经历。这是故乡的特产,童年的味道啊。他连忙请问摊主,你是哪里人?从哪里来?焦急万分的催问,得到喜出望外的结果。飞回千里之外的粤西海滨小城,竟然找回了他丢失的籍贯,终于大海捞针,相认了望眼欲穿的人。

《今日儋州》:外脆内嫩是蚝炸

现在,电白蚝炸除了保留着传统的街边摊档,还登上了酒店、餐馆的大雅之堂。不仅在附近的茂名、湛江,而且在广州、深圳、珠海,也能轻易尝到它的佳味。我近年在珠海,老乡们聚会时,就经常与蚝炸重逢。当然,去到电白老板开的酒店,有电白厨师掌锅,童年的岁月、故乡的味道就会立即穿越到眼前了。

 

蔡旭,1946年生,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出版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等37部,散文集《一篮往事》等5部,短论集《散文诗创作手记》等5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