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钦州日报》:钦州访古(三题)

(2023-07-15 16:55:38)
标签:

散文诗作品

分类: 公开文章

《钦州日报》:钦州访古(三题)

钦州访古

(三 题)

(《钦州日报》2023年7月10日)

 

 

探访钦江故城

 

    古城实在太古了,竟让我们一下找不到它的遗址。

    乡道上的岔路,有如历史般曲折,一再让车子误入歧途。

好在不断有路人给予纠正。毕竟乡民们对古城早已如数家珍。

来到“钦江县故城遗址”碑前面,我们已站在1400多年前隋朝的县城中间了。

古城不在了,遗址还在。

《钦州日报》:钦州访古(三题)

这是钦州久隆镇沙田上东坝村一片坡地

只见水泥村道穿城而过,把古城辟成两半

张眼四望,木麻黄与松树林围起的一个正方形,就是夯土城墙所在。

走到城外,是明显的低洼地,看来就是当时的护城壕了。

城墙南望,一望无尽的田野,据说古时是茫茫大海。这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古城遗址呢。

1977年,广西文物队找到古城遗址时,城圈、城门、城楼建筑、古码头的遗迹历历在目,还在地表采集到鎏金小佛像、莲花瓣瓦当、席纹陶片、绳纹砖。

一座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故城,1400多年了,还保存得这样好,太不容易了!

这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隋唐古城

不时有乡民路过,给我们津津乐道古城的故事,他们引以自豪的历史。

哦,在这古城的的土地上,在这生机勃勃甘蔗林与木薯地里,我不禁从历史回到现实。

看到了钦州从哪里走过来,又要走到哪里去。

我不禁羡慕这里的人们,拥有悠久历史,是多么荣幸;拥有美好的未来,会更加幸福。

 

同宋城墙对望

 

一段残存的城墙,站在钦江边。

它是钦州古城,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1400多年前,它曾在久隆上东坝村;1200多年前,它曾在灵山旧州。

作为州治,它在这里定居1000年,也固守1000年了。

据知它在明朝曾15次扩建改建:洪武时增扩,景泰时增高,成化时增楼,弘治时塞西门,正德时治濠堤,万历时改子城,天启时改东门向。在清代、民国,也曾增修。而在抗日战争中,被毁了。

现在,它终于得到唤醒,成了宋城墙遗址公园。

《钦州日报》:钦州访古(三题)

我站在它的面前,看到古城墙用玻璃罩保护起来,以青砖、黄泥与石头同我对望。

有标牌分别标示着宋城墙、明城墙、清城墙,以清晰的痕迹告诉着历代修缮的记录

啊,一千年风吹雨打,一千年战火硝烟,一千年悲欢离合,一千年换了人间……

宋城墙默默地伫立,把千年钦州的一切收进眼底。

我望着宋城墙,如同听着历史老人无言地倾诉。

我明白,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是自豪的。珍惜历史的城市是自爱的。保护历史的城市会自立的。懂得让历史讲话的城市是自信的。

面对钦州古城,我油然而生出了敬意。

 

宋时的天涯

 

何处是天涯?

现在的人说天涯在三亚。海滩上有一堆天涯石。

宋朝的人说天涯在钦州。“天涯亭”可以作证。

屈指一计,钦州天涯的定名,比三亚的还早了700年。

相传,天涯亭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知州陶弼始建。陶知州一想,“钦地南临大洋,西接交趾,去京师万里,故以天涯名”。

《钦州日报》:钦州访古(三题)

我来到中山公园,只见一座六角形的凉亭,石柱木构梁架,攒尖顶,琉璃瓦盖,好一派古色古香

亭北面檐口悬挂“天涯亭”木匾,南面却挂着“宋三迁”。

是的,它已多次搬迁。它初建于城东平南古渡头,明洪武五年迁城内东门口,清康熙年间又在平南古渡重建,三迁之后于1934年迁建今址

970多年了,风采依然,该是怎么的不易呀!

在那交通闭塞、信息匮乏的年代,钦州被认是天涯并不奇怪。即使700年后,天涯南推到三亚,也仍是同样的原因。

即使人们已知道,天并没有涯,神州的边界也很遥远,但古来对天涯的认定仍值得尊重。

我望着这座古亭,背靠青山,俯瞰湖水,阅尽了人间烟火。

它历经了历史的风雨,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收藏了数不清历代文人的吟诵,连大画家齐白石也刻章以“天涯亭过客”为荣。

俱往矣,就在亭边,有田汉的诗为叹:词客分明怀故土,钦州何必是天涯

天涯亭,曾经在天涯,又再不是天涯。

它是一个亭子,又不仅是一个亭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