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诗歌》:名人有轶事(四章)

(2022-05-17 21:33:03)
标签:

散文诗作品

分类: 公开文章

《河南诗歌》:名人有轶事(四章)

人有轶事

 

 

(《河南诗歌》“散文诗专号”2022年3、4期合刊)

 

花轿里的新娘

 

    娶亲花轿里坐的当然是新娘。只不过看不到里面的新娘。

    其实,有时花轿里坐着的,也不一定是新娘。

    这时,一乘娶亲的轿子正走在1895年一个不平凡的黄昏,走在广东珠海唐家湾,那时还叫香山县的乡路上。

    走在花轿旁边的新郎名叫唐雄,唐家湾人,从美国檀香山归来的华侨。

    不知道新婚长得怎样?蒙着红头巾,也没哭出声音。

    只有新郎知道,只有近亲明白,坐在花轿里的是一个男人。

    一个唐雄的老乡与同学,一个此时危机四伏的人。

    一个在广州起事失败后,正被清廷四处通缉搜捕的人。

    花轿从神前官道穿过 大镜山与山场村,穿过乌云密布的阴霾与八面埋伏的险境。

    轿子过关到了澳门,“新娘”从轿门走了出来。

    他竟然是孙中山。是的,大智大勇的孙中山。

    后来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了。

    为推翻清朝而四处奔波的他,后来成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这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既是一位伟岸的大丈夫,必要时——

    也可以充当一位出嫁的小娇娘。

 

人论

 

到画马,我最欣赏的当然是徐悲鸿。

那奋蹄奔跑,鬃毛飞扬,精神抖擞,意气勃发的奔马,千里布之势,直冲汉之雄真可傲视当,雄冠古今。

我好奇的是,他的马图中往往看不清马的眼睛他是在画完的眼部,落墨之后,手攥一张宣纸按出来的。

即使是饮水的马、吃草的马,也看不清它的眼睛看不清是着的,还是闭着的。

我忽生奇想,他画几千匹,不知闭眼的吗?

 

上世纪60年代,日本著名画家,送给我国一幅《马食草图》。

料有个人说:这准是一匹瞎马。

言一出,惊四座。因画中马眼睛是睁开的。

却说:正因为它睁着眼睛,所以才是瞎马。

为什么

不瞎的马吃草时是闭着眼睛的,因为它怕眼睛被尖刺伤。

才是识马的人呀。令人恍然大悟,不得不服。

个人也是悲鸿之友,不知他们为此交流过吗?知悲鸿画中那几千匹世界上最贵的马,会点头称是吗?

 

个识马的人,徐悲鸿一样,离们已很远了。

过我一直想念着他千千万万人在想念着他。

个识马的人,们称他周公,大号恩来。

 

钞票的位置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钱就得收藏好。

通常都放在口袋里,钱包、皮夹子里。

一时用不上的,由银行保管,不收保管费。为了使用与携带方便,也可变身一张卡。

藏身家里时,是加锁的箱、柜、包,以防小偷光顾。

还怕不保险,就用保险柜。

来路不明见不得光的,只好四处躲藏。

或掘地三尺,或潜身水塘,或混迹垃圾袋。或许匿身厕所,不怕臭,因为本身也臭。

也有挤身拉杆旅行箱,拔腿就走,浪迹亲戚密友家。

为防遗忘或混淆,那就编上号,如某贪官,排号39个。

还有人写在私彩票上,拜在关大爷的保佑里,挂在挖空心思中。

也有人寄托于一枕黄粱,盼着美梦成真。

现在就更好收藏了,放在手机里,小偷也偷不到。有手机无密码,还是白费力。

 

与众不同的是一个人,他曾尘封于一则轶事。

一次他与友人吃饭,埋单时得把钞票拿出来。

谁猜得出他的钱藏在哪里?

只见他,从鞋垫底下抽出几张来付帐。

面对众人的惊诧,他笑了一笑——

“这东西一直压迫我,现在我也要压迫它!”

他是郁达夫,现代著名小说家。抗战时被日军在印尼暗杀,是值得怀念的革命烈士。

 

名曲里有白糖

 

创作者总有一些自己的习惯。人就喜欢一边吃东西一边迎接灵感的到来。

过,冼星海为《黄河大合唱》作曲时,想吃鸡,这倒很难做到。

抗战烽火燃神州的19393月,物质极度欠缺的延安窑洞

退而求其次。难得地找来两斤糖,这位广东人的创作习惯得到了尊重。

就盘腿坐在炕上,一边抓着白糖入嘴,一边让激情在心中流。

有了幸运到来的白糖心灵手巧的妻子也成功地熬出了土咖啡。

耳边响着光未然燃烧的诗句,嘴里含着入胸腔的甜汁笔下跳动着动人心魄的音符。

一圈圈烟雾从超长杆断续喷出,天飞舞的五线谱在没有房梁的窑洞里绕梁三日,又三日。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一章章乐曲排着队来了。

唱,合唱,独唱,独唱,朗诵配乐,对唱,轮唱,声乐表演形式八般武艺都出来了。

间断的六日六夜, 一部波澜壮阔的《黄河大合唱》出来了。

音乐的黄河这样从延安窑洞里流出来流进了中国革命史与中国音乐史。

流进了中华民族奋斗史与复兴史。

有人提起那两斤白糖,没有多少人知道那两斤白糖。

洗星海当然不会忘记。他把它同的理想、抱负、胆识、灵感、力量,才智,融为了一体。


《河南诗歌》:名人有轶事(四章)
 

旭,广东电白人。中国作会员,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现居珠海。出版散文诗集《蔡旭散文诗五十选》34部,散文集、短论集10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