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散文诗》:香山建县870年(三章)

标签:
散文诗作品 |
分类: 公开文章 |
香山建县870年
(三 章)
蔡
(《神州散文诗》2022年3月20日)
【作者注】今年是香山建县870周年。
香山,即现时的珠海、中山、澳门。唐时有香山场、香山寨,北宋有香山镇,南宋1152年设香山县。县址在今珠海市山场村,县址1154年迁至石歧(现中山市石歧区)。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香山县改名中山县。1952年设珠海县。
现找出我近年所写香山题材旧作三章,作为对香山设县870年的纪念,方便读者对香山历史的了解,更愿“香山文化”继续得到传承与发展。
香山公园
这块镶嵌在珠海老城区中心的翡翠,也许只有“老香洲”才知道。
知道的也很少到来,不知道的就更不会来了。
这一天,我偶然路过,惊讶于它“名头”之大。
珠海几十座公园,它竟有资格顶着“香山”的名号。
原来,唐代香山场、香山镇,北宋香山寨,南宋香山县,源头就在于此。
以年轮为序,它理应是第一号主角。
我走进园来,喜欢它闹市中的僻静。
果然不虚此名,确实山够青,树够绿,风够轻,空气够透明。
登上山,同树林比高同石梯比耐力,我爽快地挥汗如雨。
一层层平台上,看高楼一级级低落,看车流日月如梭。
坐下来,可同清风一起翻书,可摆棋盘仙人指路。
也可在石凳上发呆,听鸟儿唱歌小虫奏乐,看时光筛过树影慢慢地淌过。
这块镶嵌在珠海老城区中心的翡翠,也许“新香洲”很少知道。
可是,远在香港的周星驰早就知道了。
十五年前,他的《少林足球》就在这里展开了较量。
好心人指点,“甜在心馒头”“如花美发店”原来就在门外。
这一天是假日,可惜没有多少人来分享我的惬意。
不知道它的人到远方寻找陌生去了,知道它的人又去了热闹处制造热闹。
我发现公园里树够多了,而花却相对较少。
难怪,它的花香,大都飘到了公园之外。
(2016年10月3—4日)
山
山场路是珠海的一条小街。
这一天,公交车带我从这里路过。
山,看不到了。满目是高楼大厦。
场,看不到了。有的是商场、市场。
而它的本意,是指盐场。
哦,盐场,那是唐朝时候的事情。
据说,山场古称“濠潭”,意即濒海之地。附近的山峰,原是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
唐代有人聚居,围海煮盐。再后来,有了盐场,叫香山场;有了墟镇,叫香山镇。
南宋设了香山县,这里,正是珠海、中山、澳门文化与经济的始祖地。
往事越千年,沧海变桑田。
如今,就只留下山场这个地名了。
这一天,公交车带我从这里路过。
让我对这条小街刮目相看。
一千米长的小街,珍藏了一千年的历史。
移了山,倒了海,既没有盐也没有场,一切都变了,而山场的名字却千年不动。
我明白,它是不会移动的,不可移动的。
有了它,风华正茂的珠海、中山与澳门,才能够找到——
它们的根。
(2018年2月28日)
第一位名人
中山曹边村出过许多名人。
最早的名人,是第一个创立这条村子的人。
香山县出过更多名人。
最早的名人,是第一个倡议设立这个县的人。
这不是两个人,他是同一个人。
那时还没有曹边村。
宋熙宁元年(1068年),他从鄂州军事通判任上告老还乡,之后来到梅山下。
只见这里三面环山,青山豪迈,一水枕流,秀水妩媚,既有河通漕运,又有泉涌清欢,不禁喜上心来。
一条姓梁的村子,就此落地生根。
才有了当年的漕边村,现在的曹边村。
数典念祖。曹边人世世代代,都把他敬为始祖供奉。
那时更没有香山县。
只有香山镇,唐朝设立的,归东莞管辖。
其时渔盐发达,兼有银矿场之利,隔海管理多有不便。
宋元丰五年(1082年),他与广东运判徐九思一起,奏请朝廷立香山为县。
尽管70年后才获得批准,但他正是香山县的首发起人。
饮水思源。从香山县到中山市的史册,都铭刻了他的恩德。
这一天,我来到曹边学校,看到大堂里敬着一尊半身铜像。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一个高瞻远瞩的开创者的形象。
抖落了900年的风尘,寄托着深邃的瞩望。
我不由得虔诚地鞠躬,衷心地致敬。
我的心中,铭记了一个名字——
梁杞,曹边村乃至香山县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