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树俊:读蔡旭散文诗集《动物与人的世界》

(2019-08-05 11:47:55)
标签:

散文诗评论

韩树俊:读蔡旭散文诗集《动物与人的世界》

动物世界也是人的世界   

——读蔡旭散文诗集《动物与人的世界》

【江苏】韩树俊

墨西哥迷人的蝴蝶谷,一代又一代的蝴蝶不惜生命的前赴后继,它们也有“诗与远方”,即便“没有一只王蝶,能够完成回来的路程”;旧金山的两只母鸡,从走地鸡化身为“战斗机”,与老鹰展开举世罕见、殊死搏斗的两只母鸡,纵然“一地鸡毛,皮开肉绽”也不投降的两只母鸡,它像极了它的中国主人,“勤劳,又勇敢,爱和平,也不怕战争”;马头琴悠长的歌调,翻唱起母幼时吮吸母乳时那童歌的旋律,爱的呼唤让母驼弯下它的前蹄,为它的后一代成功开乳,马头琴催乳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项目,沙漠骆驼得以在广袤的草原代代相传;塞舌尔偏远的小镇上发生的“鱼吃飞鸟”,颠覆了鱼永远只能在水中被飞鸟任意叼食的陈年常规,从水中向着掠过海面的乌燕鸥一跃而起一口吞没的塞舌尔珍鲹是鱼中的英雄,演绎了世界的奇妙与残酷;中年的老用喙击打岩石让喙脱落继而长出新喙,用新拔掉一个个指甲、一根根羽毛,漫长的150天痛苦的重生让40岁的鹰再度翱翔30年……

这一切,诗意地再现在散文诗家蔡旭的笔下,让你为之震撼不已,为之热血沸腾,为之思绪万千。

这些精短动物题材散文诗,集知识性、趣味性与生活哲理于一体,展示了动物世界一个个神奇莫测的故事,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引发了读者的人生感悟,耐人寻味的思考。

 

全书分三,第一“动物世界(一)”,多出自对于视频或者照片的解读,相对而言故事性更强,画面感更鲜明,情感更充沛,内涵更深邃;第二辑“动物世界(二)”,话题引发较多出自一幅照片,画面更集中,主旨更突出,其中又分“动物亲情”“动物集体照”“动物运动会”“动物大家庭”四个专题,专题的标题已经鲜明地彰显了主旨与内容;第三辑为“小区笔记”,从“山区”“窗下”“白天的灯”“楼层清洁工”“小区主角”“小区里的树”……再现了作者的小区生活与思考,诚如作者所说,“记的是我栖居地的人和事”,亲切、朴实、本真,生活气息浓郁;第四辑“散淡人生”,标题看似平白,生活情景鲜明:“习惯”“书阵”“崩溃”“假牙”“流落”“折中”“旧衣”“留影”……作者分明通过日常生活引导读者去感悟人生。

于是我读懂了书名“动物与人的世界”。一层意思是,动物世界也有与人相近、相似、相同的世界,从动物世界也可悟出人的世界的生活哲理;又一层意思是,这本书,前半本写“动物世界”,后半本写“人的世界”。

这是蔡旭第29本散文诗集,常写常新,每一本都会有一个新的亮点,新的角度,新的高度,蔡旭老师在自序中说:“这一系列写动物的作品,不知不觉间为我的散文诗练习开拓了一条新路,一条似为更加广阔的道路。不但从题材方面,从人扩展到了动物,开阔了视野,拓开了取材挖矿的掘进面;更从方法方面,走向了一个新的方向:‘读视频’。”“散文诗练习”是作者自谦的说法,诗人为散文诗创作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更加广阔的新路。

 

一条蜥蜴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误入了主人挂结婚照片的铁钉下,或许生命片刻即止,或许形象顷刻定格,或许形象永远化为标本。可是,它居然活着,存活了二十年,还会继续活下去。

“这条蜥蜴的同伴,不断地从四处找来食物喂它。

“哦,一喂就是二十年!”

“它的同伴,图的是什么呢?

“有什么价值与理由,要付出二十年的代价呢?”

二十年的坚守,二十年的友情。

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情谊,一种奉献!

他人第一的永恒,无价的永恒——《钉在墙上的蜥蜴》告诉我们。

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融,正是《动物与人的世界》写法上的一个特色。

“只有先撼动自己,才能去撼动读者”“为什么要写最重要”,《钉在墙上的蜥蜴》佐证了诗人蔡旭的这一创作理念。


韩树俊,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高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诗集《姑苏十二娘》《风润江南》、散文集《一条河的思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