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文学素养
(2019-06-15 07:49:18)(1)合理运用教材资源,努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优美的诗文,这些优美的诗文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学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良好的契机,利用这些诗文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比如《悯农》,老师可以将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释,然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懂得这首诗歌是描写农民的,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他们深知农民的不易,要热爱劳动,厉行节约,从而为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寻找到活生生的资料。
(2)开拓小学生的学习视野,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语文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化。语文教师可以在春天时组织学生去春游,让学生去发现春天,努力寻找春天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并对文章或诗歌进行解说。比如很多学生可能会背诵出高鼎的古诗《村居》,并对诗歌中的小草、莺、风筝、杨柳等警务进行说明,在说明的过程当中,他们自然对春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
(3)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老师应当鼓励学生接触文学名著,阅读文学名著。这样做,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热爱阅读。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讲解巴金《鸟的天堂》一文时,语文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巴金先生的其他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对巴金的作品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使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有所突破。
(4)强化作文训练,让文学素养化为有形。
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固然重要,但是,光有文学素养却无法表现出来,也没有达到培养文学素养的终极目标。因此,语文老师要强化小学生的作文训练,并鼓励他们合理运用所积累的经典句子,提倡用词的准确性、贴切性,让学生习惯并喜欢写作训练,从而将文学素养通过作文来展现给自己、同学及老师。当然,对于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老师要加以鼓励表扬,并可以将其作文作为范文在班级中传阅,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其他同学要积极引导,让他们明白文学素养的重要性,使全班拥有一个培养文学素养的良好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文学素养的提高策略
1、合理运用教材,加强理论学习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材改版也更加合理。教材中不仅有拼单、生字、词组等基础知识,更有优美散文、趣味小说等,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需求,并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方面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充分做好学生的启蒙工作,让学生体验到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要做好备课工作,从文章拼音、汉字的角度切入教学,深刻剖析文章中富含的意义并为学生做充分讲解;二要安排好教学进度,突出教材重点,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三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
2、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名著
课外名著能够起到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阅读课外名著一来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外部的信息、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二来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修养和品位;三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等。教师要有良好的阅读意识以及丰富的文学储备,只有教师的阅读量多,才能为学生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在推荐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含义及情感,方便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教师要将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纳入自己的教学方式,比如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上交读后感,再比如在课堂中为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培养学生阅读的热情。
3、充分发挥古诗词的效用
优美的古诗词及诗歌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古诗词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来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提高小学生的情感高度。比如说教师可以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角度出发,引发学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在学习《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和体会。
4、强化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是文学素养的一大体现方式。教师强化小学生的作文训练,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开展写作课程,一周至少有三个课时的作文课,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记日记或是记周记的习惯,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第二,引导学生积累阅读文学作品时遇到的优美的、丰富的词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三,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注意学生是否用词准确,是否能合理运用积累的经典句子,如果发现学生的错误及时纠正;第四,选取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