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第六章有感
(2025-06-10 12:59:53)
作为一名幼儿园一线教师,我深知观察与记录幼儿行为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近期,我认真阅读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尤其是第六章《记录师幼关系及教室主导活动中的儿童行为》,让我收获颇丰,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虽然也关注与孩子们的互动,但更多的是从教学任务完成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师幼关系本身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书中提到,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园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这让我想起班上有个内向的小女孩,起初她总是默默坐在角落,参与活动也不积极。后来,我主动找她聊天,倾听她的想法,在活动中给予她更多的鼓励和关注。渐渐地,她开始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参与集体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我发现我们的互动频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她的行为变化。这让我明白,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心去建立与每个孩子的连接,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室主导活动中的儿童行为记录,为我提供了更科学、更全面了解孩子的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更多是凭经验来判断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但往往不够准确和深入。通过学习这一章节,我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观察记录方法,如轶事记录法、时间取样法等。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运用轶事记录法,详细记录了孩子们在美工区的互动情况。我发现,有的孩子喜欢独立创作,有的则喜欢与同伴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有的孩子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则容易与同伴产生矛盾。通过这些记录,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能力水平,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这一章节也让我认识到记录的重要性。记录不仅是对孩子行为的客观呈现,更是我们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在记录师幼关系和儿童行为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与某些孩子互动时存在不足,比如对个别调皮孩子的耐心不够。通过反思这些记录,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加注重与这些孩子的沟通和引导。
阅读《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第六章,让我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有了新的思考和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运用所学的观察记录方法,深入了解每个孩子,建立更加良好的师幼关系,为孩子们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幼儿园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