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个案观察
(2018-01-16 13:08:33)
幼儿园区域游戏个案观察记录表
班级
|
中班
|
游戏区域
|
数学区
|
时间
|
2018.1.12
|
观察教师
|
|
记录人
|
|
观察
目的
|
1、在游戏中能够不受他人的干扰,专心、有耐心地进行数学游戏活动。
2、在数学游戏中能够自主想象,创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实践能力。
|
观察
实录
|
这段视频所拍摄的地点是在我们班的数学区,是在游戏开始五分钟后所记录下来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数学区的这几位孩子正在进行穿纽扣的游戏,纽扣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可以由幼儿自由选择。本次游戏,我重点观察了这位穿黄色衣服的小男孩——黄子贤。此时,他正在很认真地寻找合适的纽扣,并按照自己预设好的蓝、黄、绿、红四个一组的规律进行穿纽扣排列。在这一过程中,旁边的小女孩,一直在不停地用力甩着积木,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黄子贤并没有受到影响,没有抬头看,也没有与其交谈,仍然集中注意力进行穿纽扣的游戏。在持续了一段时间过后,直至旁边区域发出较大声音,他的注意力开始出现转移,他开始扭头看向后方企图了解情况,又转头看向其他地方,并且开始和周围的小朋友有了交流与互动,此时的他注意力开始转移。虽然手中穿纽扣的动作并没有停止,但是可以很明显看出,他的速度降低了,为了找到正确的纽扣,来回换了好几个。直到数学区的另外一个小男孩邀请他看甩积木,黄子贤的注意力彻底转移。黄子贤果断拔掉几个已经穿进去的纽扣,也开始甩了起来,甩了一下,发现有点重,又拔掉了两个,继续甩,此时他已经彻底忘记起初的按规律穿纽扣了。这时,老师看到了,并介入到了他的游戏中来,帮助黄子贤回顾起初的规律蓝、黄、绿、红,他很快又将注意力转移了回来,直至游戏结束。
|
分析
与
思考
|
首先,在穿纽扣的过程中,该幼儿能够自主创新进行ABCD四个一组的规律排列,可见该幼儿已达到了《指南》中所提及的数学领域5-6岁幼儿的认知水平,已经超出了4-5岁幼儿的能力。其次,该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双手协调配合将一个较粗的线穿过较小的纽扣洞中,可以看出该幼儿的小肌肉群发展水平较好。最后,该幼儿在游戏中有一定的坚持性,能认真创造规律并按规律玩穿纽扣游戏。在注意力转移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及时继续专注游戏,直至游戏结束。
通过对该幼儿的游戏行为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后,我也对我们的区域进行了一些思考。在穿纽扣的过程中,我们提供的线实际上类似于鞋带,但是前面便于穿洞洞的硬头已经脱落,留下一个毛毛的线头,幼儿穿起来很吃力。如果头是完好的,那么幼儿的坚持性可能会更好一些。可见在材料的提供上,细节还是没有考虑到位,在日后的游戏材料提供上需要更细致些。在区域的隔断上,我们采用的固定柜子隔断,固定柜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幼儿人数较多,区域又较小,比较拥挤,易发生冲突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隔断方式、扩大区域空间或减少区角参与人数来减少不必要的拥挤和冲突。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