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奋斗青年的思考——石一枫《世间已无陈金芳》读后感

(2018-05-01 15:28:44)
分类: 书评
http://s8/middle/003cCAHmzy7k6sGm0Xn51

底层青年如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一直是现实主义文学思考的重要主题。石一枫的小说《世上已无陈金芳》(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以现实主义的清晰笔法,通过“陈金芳”这个人物及其内心的变化,探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奥秘。小说从“我”的视角,写“我”20多年间与陈金芳的交往,以及陈金芳跌宕起伏的命运。虽然陈金芳这个人物是虚构的,可是她的经历和命运都是与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说是作者的经验写作。陈金芳最初是从农村转学来的一个女孩子,因为她姐夫在大院食堂做厨师,到“我”的初中借读,由于她的土气和虚荣同学都瞧不起她,但“我”在练习拉小提琴时,她悄悄作为一个听众在窗外的树后面欣赏,对她心灵上有一些相通之处。初中之后,“我”继续读书练琴,陈金芳却由于家庭原因走入了社会,成为了一帮“頑主”的“傍家”,她再也不象学校时畏畏缩缩的农村女孩,张扬霸气,成了附近有名的女顽女,但她与傍家豁子的激烈冲突,“我”也亲眼目睹,甚至拔刀相助,卷入其中。多年不见,在一次音乐会上再次见到陈金芳,她已是投资艺术品行业的成功商人。“我”此时已放弃了音乐梦想,在社会上为混饭吃而工作。也参加了几次陈金芳豪华奢侈的社交生活,她已改名陈予倩。但因为她不听劝阻将在家乡父老乡亲高利息融来的资金投资到江浙一带所谓的环保项目,其实是买空卖空的皮包公司,“我”又开始与她疏远。最后见到陈金芳,她已破产,躲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栋公寓里自杀未遂,脸上还有被债主打的青紫,“我”将她送入医院抢救,她醒来后,很快被乡下来的姐姐,姐夫接回老家了。在小说中陈金芳的形象与命运的剧烈变化中,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印记,也看到社会底层青年的奋斗和挣扎小说中关注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从頑主时代的自由竞争到2008年的经济危机,这些现实的经济因素构成了陈金芳命运的一部分,同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相比,这些社会底层的青年奋斗要困难得多,随着阶层分化与贫富化的加剧,社会流动性减弱,1980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可以说是鲤鱼跳龙门,毕业后国家包分配,有铁饭碗,住房单位分配。而现在情况发生变化,农村孩子既使贷款上完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难,在城市高房价的沉重负担之下,也是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说在社会底层的青年就只有放弃奋斗随波逐流吗?当然不是,奋斗虽然有可能失败,但不奋斗就更没有希望。小说中陈金芳的奋斗方向就是值得探讨的,她总想活得有尊严一点,这也没什么错,但是她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投机取巧攫取财富,虽然可以取得一时的辉煌,但这些财富终究是不可靠的,一有风吹草动,她的这些财富都灰飞烟灭。特别是现在成功的标准太单一了,赚到大把的钱就是成功。连我的大学同学在湖南湘雅医学院读的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深圳医院上班,他说读了博士晋升正高职称比我还晚几年,退休工资还少些,言下之意读博士还读亏了。我说话不能这样说,有些东西拿钱是买不来的,钱多钱少也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我觉得年轻人奋斗不要怕失败,只要方向正确,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万一失败了,可以积累经验,只不过从头再来,年轻就是资本。奋斗失败的青年人比不奋斗的青年要有希望,毕竟是在攀登的路途上。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的一位车床车工,他是技校毕业,要讲文凭中专都算不上,可是他不怕艰苦,勇于奋斗,通过钻研,解决了飞机发动机风扇接缝的工艺难题,误差不超过四分之一根头发丝,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虽然说他挣的钱没有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多,难道他不能说是成功人士吗?为祖国攻克难关,为自己赢得荣誉,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奋斗的过程就是最大的成功,就是最幸福的过程,也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俄罗斯见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