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来叫“阿姨”!宝贝,来叫“叔叔”!宝贝,来叫“爷爷”……生活中我们总是要教孩子学会叫人、打招呼,懂礼貌,对吗?这本无可厚非,可不是每次,你让孩子叫人,他们就会痛痛快快的叫人。如果孩子叫人,家长脸上也挂的住,心花怒放!可是如果孩子不愿意叫人,我们一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一是,宝贝,这是我们经常见的阿姨,阿姨还给你好吃的呢(言下之意就是孩子必须要对熟人讲礼貌)!二是,哎,这孩子,在家里活蹦乱跳的,到了外面可怂了!三是,下次不叫人,不带你出来了……
http://s12/mw690/003cBYNmzy6Hp1iLGJ5db&690
家长的反应很多呀,无非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孩子叫人,引导不是不可以,可是一旦孩子仍然不想叫,你会强迫吗?甚至做出各种不适当的强化呢?
如果您知道强迫孩子叫人可能造成的伤害,那么您还会这么做吗?
1.缺乏情绪识别的能力
当我们一贯的让孩子叫人,会剥夺孩子观察某个人的表情的能力,孩子不愿意叫,我们可能通过各种诱导或者哄骗让孩子去叫人,甚至是强迫孩子叫人。孩子学习到,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家长没有顾忌到孩子的情绪体验,孩子也会学习到,当与他人相处时,很少顾忌到对方的情绪,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就可以做,如果孩子真的学到了这些,你觉得孩子会受到同伴的欢迎吗?
2.缺乏安全意识
当孩子处在某个环境,或者见到某个人时,如果他们觉得这个环境很轻松,这个人可以接近,很友好,他们会主动的接触,对吗?甚至玩起来都不舍得对方离开!可是如果我们非要让孩子叫人,而对方也没有给予友好的回应时,他们要先观察,我们却没有给孩子这个时间,一旦孩子接触到陌生人,他们很大程度上会缺乏安全意识,对他人没有任何戒心,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
3.对他人缺乏尊重
如果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时,对孩子来说,他们正处在是非判断能力发展的阶段,他们会学习到,父母这样做是对的,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如果孩子本来不想叫,或者是在观察,这个时候被家人强迫去“叫人”,就是没有考虑孩子的真实的感受,没有理解,进而没有尊重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很少去关注他人,对他人也会很少尊重!我们一方面教孩子尊重他人,可是生活中无意识的行为方式却给了孩子误导!
4.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或许你会思考,“叫人”怎么能和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关系呢!我们都清楚的知道父母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如果我们采取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叫人,可以想见在其他方面也会有强迫孩子的地方,对吗?因为一个人的思维定式不是一时产生的,那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在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给孩子传递怎样的教育观念,同样由你决定!我们知道大人的观念对孩子的影响,而且一旦定性很难改变,对吗?如果这个孩子性格上在家人的多次引导下,就有可能会变成缺乏思考的人,大人说什么,会按照大人的想法去做,因为他们想得到大人的认可,慢慢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孩子喜欢模仿,这是你我最清楚的事情了。而蓝迪教育中主要是给孩子呈现积极、正面的生动的、直观的故事,让孩子在观察中模仿学习,比单纯的说教效果更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