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绘本需考虑的5大要素

标签:
蓝迪绘本蓝迪育儿蓝迪智慧乐园育儿 |
分类: 早教课程 |
"绘本"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并不陌生,有些家长甚至给孩子买的绘本达上千本,不知各位爸爸妈妈在选择绘本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呢?今天蓝迪老师和大家一起总结一下,为了便于各位爸爸妈妈们的理解,请允许我们用蓝迪教育中的一个2-3岁的绘本故事《灰灰兔的院子》来与您一起分享:
因素1:年龄特点
2-3岁的孩子从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自我意识增强,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语言表达处于口语爆发期,情绪容易变动,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这个特点后,在故事的选择上就会考虑到这一点,透过故事一方面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也慢慢引导的方式让宝宝学会与他人交往,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感受一下故事内容:花香吸引了小熊、小猴子和长颈鹿,可是灰灰兔不想让大家看他的花,不想让大家闻他的花。)
因素2:人物情绪与画面的配合
(图一:灰灰兔享受着满院子的花,满院子的树,内心的一种满足感,洋溢着愉悦的笑容)
http://s13/mw690/003cBYNmty6FT2nUgRSfc&690
(图二:灰灰兔不情愿的表情与伙伴们开心的表情形成了对比,给孩子更大想象的空间)
http://s14/mw690/003cBYNmty6FT2pudml3d&690
因素3:语言文字的把握
当花香把小伙伴吸引过来之后,蓝迪请各位爸爸妈妈们注意下面的文字(可是灰灰兔不想让大家看他的花,不想让大家闻他的花香)蓝迪教育中不仅仅是提供美的画面,更加注意文字的描述,哪怕一个脚本我们改上几遍、十几遍,甚至是二十遍,因为我们有对孩子的一种责任,有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孩子是借助感觉器官来感知外界的,所以这里的"看"和"闻"给了孩子丰富的刺激,从不同的角度来感知世界的美。
因素4:故事场景的生活化
当这个年龄的孩子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们会全心全意的去照顾他,哪怕是最亲近的人去碰,他们也不允许,强调"这是我的"的概念,进而帮助孩子建立了边界的概念。在孩子的成长中,蓝迪教育中强调不应强迫孩子在3岁之前学会分享,如果边界没有建立好,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发展。所以爸爸妈妈在我们的教育中是否要反思一下,我们将孩子分享是强硬的,还是尊重下的引导呢?所以蓝迪教育中精心设计了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行为表现,给予系统的讲述,目的是让我们清楚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看中某个结果。
因素5:关注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http://s12/mw690/003cBYNmty6FT2qQxL5eb&690
当灰灰兔在院子病倒后,小伙伴们想尽办法,最终进来了。首先看看文字部分"门终于打开了",或许在门打开的那一瞬间,每个人的心态不同,但是蓝迪教育更重视给予积极的、正面的暗示,总是给孩子一个期盼。其次,再来看看每个人物的不同的表情,在这里我们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从每个人物表情中,我们会想象到他们当时的那份情感,情感体验不可能相同,这才更符合现实,更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
绘本不同于其他,他给了孩子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成长空间,蓝迪教育就是一直遵循着孩子的成长规律,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内容,促使孩子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文字还是画面的不断完善,都出于蓝迪的责任。尽量把最好的产品献给孩子,传达到每个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