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下数学课堂反馈和学生表现

(2013-02-25 13:48:20)
分类: 【课堂反馈】

第一周

课堂内容

主要训练点

学生表现

家庭练习

第一课时

检查假期作业,进行讲解、评比(未完成的给一周时间补上,开学第二周周一检查)

第二课时

十几减9

第一课时

能正确解决十几减9的计算,明白算理,掌握方法

课堂回答积极,叙述算法清楚,但是有摆弄学具的现象,部分学生未收心,个别提醒教育。

表扬以下课堂听讲和积极发言的同学:

1.1

刘奕然、刘津铭、

李众楷、翟鼎霖、

王子旭、郑孜灏、

陈大发、黄怡欣

1.2

周思博、王舒毅、

高书武、高鸿铭、

赵函语、陈妍凝、

黄恭鸣、季雯菲

1.3

丛鑫蕊、宿 

马永祥、鲍彦霖、

刘英琦、梁子铮、

 

 

 

  1.理解“破十法”

  能够熟练用语言叙述退位减的具体过程

例:17-9把17拆成10和7,10-9等于1,1加7等于8.

 

 

2.巩固上学期的9加几的计算,打好计算基础。

 第二周3.4——3.8

 

 

 

 

 第一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

 能快速、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课堂进行了巩固和练习,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能熟练的独立叙述“破十法”,指定某一十几减9的算式,可以让孩子多说给家长听,如下:

18-9怎么算?

想:18能分成10和8,10-9=1,1+8=9

1.1

课堂发言积极的有:

刘津铭、卢文静、

俞子涵、周 玥、

李众楷、方基宏、

徐淑桐、翟鼎霖、

有部分不听讲的现象

1.2整体听讲不好,坐不住,纪律有待加强。

课堂听讲效率高,并能主动积极发言的有:

高鸿铭、杨蕊宁、

费逸臣、王舒毅、

王天广、高书武、

王钰欣、夏智晗、

左雨涵、董佳琪

1.3

鲍彦霖、宋琳洁、

李雨晨、张亥涵、

刘英琦、陈浩宇

 

 

侧重正确的基础上,进行速度的提高练习,进一步熟练,学会巧算。

 

能根据题目给定的图或文信息,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题(2个信息1个问题构成一个基本的数学题目),

能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思考、选择正确的方法(加法或减法)进行解决。

 

规律:求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知道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

 

问题:个别学生“数学问题”和“数学算式”不分,让学生根据知道的2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说出的是一个数学算式,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两者的区别。

 第二课时

 十几减8.7.6(一)

重点: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不同方法来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重点是学会“破十法”。

在学习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主要掌握“破十法”,能够正确计算。

   课堂听讲集中、积极举手争取发言机会的同学提出表扬,他们是:

1.1

刘奕然、裴怡然、

周  玥、李众楷、

覃厚鹏、李润东

有不听讲做小动作的现象

1.2

夏智晗、辛培宇、

王舒毅、高书武、

沈  阳、赵函语、

周子涵、徐 

有不听讲的现象

1.3

高璐瑶、李亿馨、

李铭昊、宿   璐、

郝英初、李沛其

注:有上课说话开小差的,有2人没带数学书。

 

 

 

 

通过计算十几减8的学习,发现规律,加深对“破十法”的理解,发现十几减8的计算要先算10-8=2,再用2加上个位上的数,破十法的应用比较广泛。

 第3周3.11——3.15

 

 

 

 

 第一课时

 十几减7.6

 适合用想加算减的方法

1.1整体听讲效率高,会学习,提出表扬,特别是

李众楷、周  玥、

聂泽贤、徐淑桐、

黄怡欣、姜晓冉、

李标新、葛 

课堂一号书写质量整体不高,唉! 

1.2整体听讲好,特别是以下同学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效率高:

高鸿铭、夏智晗、

王钰欣、左雨涵、

周子涵、李智锐、

1.3课堂听讲有进步:

积极举手发言,课堂效率高:

宿  璐、李亿馨、

李可欣、李沛其、

注:部分学生课堂听讲要加强。

 

   通过几种算法的比较,在计算十几减7.6的方法中想加算减比较简便、快捷。

    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密切联系。

 第二课时

十几减5.4.3.2 

 继续熟练退位减法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了计算的经验,对于破十法、想加算减的方法都很熟悉,因此本节的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算式的特点进行巧算。

   针对“减数”的特点,减5.4.3.2的退位减法更适合用“想加算减”,要求学生对于进位加法非常熟练。

1.2课堂答问和听讲好的同学有:

夏智晗、左雨涵、

高鸿铭、高书武、

董妤霏、张斐然、

问题:有随便讲话、精力不集中、不听讲的现象。

 继续熟练计算。

进行进位加法的巩固练习。

 第三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 

 综合练习,测试学生掌握计算的熟练和准确性。

   随机出题,进行听算,学生将得数写在纸上,看正确率,以下同学算的又对写的也非常标准(统一发的田字格纸),特此提出表扬:

李博文、左雨涵、

王钰欣、高鸿铭、

夏智晗、张斐然、

刘思辰、周思博、

赵函语、季雯菲、

辛培宇、杨蕊宁、

周子涵、王天广、

 

 第4周3.18——3.22

 

 

 

 

 第一课时

书第20页例题5含一个“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第20页做一做和第22页4、第25页5

重点:解决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

   利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是新增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一,要熟悉解决问题的结构(与以往学习不同的是,给了三个信息一个问题),多了一个“多余条件”设置了困难。

    第二,从问题入手思考。要解决问题,先想跟哪两个信息有关。排除多余、无用的条件。

    第三,检查,用加法来检验解答的是否正确,这个习惯和意识培养也非常重要。

课堂学生表现:

第一次接触,学生整体理解起来稍显困难,课堂有没有消化、理解的。在此特别表扬李众楷同学,能够清楚的用画一画的方式表示了题目中文字的意思,让大家也很清楚的看懂了他的意思,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多余条件”,解决问题要找跟问题有关系的两个信息。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有:1.1班聂泽贤、陈大发、石朝祥

但是部分学生在桌洞玩卡片,没有听讲。

 

1.2能够积极动脑,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出现了很多种富有个性的符号表示文字信息,特此提出表扬,特别是周思博、

高鸿铭、黄恭鸣、

李博文、夏智晗、

王舒毅、赵函语、

周子涵、赵汉卿

 

1.3班课堂手放桌洞玩东西的现象很严重,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多次整顿纪律,很影响教学进度,和家长进行了个别交流。 

 家庭训练要点:

一、明确结构,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拿到一个具体题目,学生能轻松的说出来,并进行相应信息的圈一圈,做标记,和课堂要求统一起来)

 

二、选择信息,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

 

三、选择“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让学生能够用简洁的符号画一画,也是对题目的分析、理解。

 

四、在此基础上再联系所学,列出算式,明确各个数字的含义,对照算式再让孩子说说,比如16-9=7,对应题目让孩子说说16.9.7各指的什么,真正理解题目而不是为了列式而列式。

 

五、马上回头检查,自己解答的对吗?训练学生检查的好习惯,就是从现在抓起

 

“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希望家长引起重视,和课堂教学指导配合起来,共同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迈过这个坎,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例6多几少几类型的解决问题 

重点:理解多几少几类型的问题要用减法解决,掌握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少)几,两部分数相差几的问法不一样,但是都是求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几,都要用减法计算,难点是理解各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如书第21例题6中12—7=5,其中12表示小华套中了12个圈,7表示小华和“小雪”(也就是标准)同样多的7个,用小华的减去小华的才是正确的理解。

学生课堂表现:

1.1积极答问(课堂听讲,知识掌握好的)翟鼎霖、李众楷、

刘奕然、李标新、

覃厚鹏、徐淑桐

 

1.2整体听讲好,特别是积极答问的人数多了,正确率高,提出表扬:高鸿铭、周子涵、赵函语、周思博、夏智晗、李博文

 

1.3整体听讲好,积极答问,课堂效率高,提出表扬的有:孙玟、宿璐、张亥涵、李和鑫、张恩泽、李  雪、鲍彦霖、李沛其、刘英琦、任侑涵

学生应达到的水平:

 

会解决这一类型的题目;

 

会根据信息自己提出一个多几少几类型的数学问题并正确解答。

 

正确计算。

 第5周 3.25——3.29

 

 

 

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两个知识块:

一、计算。

二、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类型)

 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熟练和提高,部分学生问题是:计算不准备;没有建立基本的检验意识和方法,比如算完了看看得数和减数的和与被减数是否一致,用加法可以来检验减法,反之亦然。加强加法、减法的联系。

   解决问题有部分学生待加强收集信息和理解问题和信息之间关系的能力,不冒目为了列算式而列算式;

   部分学生提问题意识有待加强和训练。

   有一部分学生写完算式没有写上“单位名称”的意识,要重视解决问题格式的意识,在测试时不写或写错单位名称都要扣掉相应分数的。

 1.建议搜集和整理平时错题的好习惯,阶段性的进行温习和回顾,把错误的题目拿出来再做一做,看是否能正确解决了。

 

2.加强读题、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圈一圈、标记的做题习惯,会找“信息”和“问题”,会从问题出发找到有用的信息(即条件)

 

4.认真、细致的作业习惯。

 

5.熟练掌握基本的列算式格式,不丢不写错单位名称。

 

第二课时 

    第四单元

百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1. 先估计再学,便于学生“数感”的建立。

2.重点感受10个10个的数的方法简洁、方便,重点理解和感受“10个十就是一百”。利用直观的小棒拼摆理解数的组成,能够熟练、正确的说出一个两位数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能够看计数器说出表示的数,并理解不同数位代表的含义,如:33,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计数单位不同,同一个数表示的含义也不一样。

   学生表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主动参与积极动脑,课堂气氛活跃,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转移注意力,分散在手中的计数器和学具上,听讲效果打了折扣。

  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并建立“数感”。

 

  明确数的读写、组成和数的顺序。

 

   能熟练掌握“拐弯数”,例如:59的下一个数是几;几十九的下一个数是几,渗透“满十进一”的思想。

第6周(4.1——4.5)

 

  

  

 

 第一课时

  百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课时)

 建立数感,熟练数数(特别是拐弯数,接近整十数的数数)、读写、组成等

 接近整十数是难点,比如89下一个数是……

一个数的相邻数有()和()

50比()多1,50比()少1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完成相应练习,熟练应用,提高能力。

 第二课时

 比一比,说一说 

课本第42——43页例5例6

 会用语言描述数量,能根据具体情境,正确选择、使用。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力

 能够理解,但是在具体使用中,对于“少的多”还欠缺牢固理解,少的多中的“多”不是多少的多,而是表示两个数量相差的程度。相距很大。

 完成相应练习,进行课堂知识部分的巩固。

 第7周(4.8—4.12)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能串几串

 本节巩固数的组成知识。重点学习并熟练掌握用“圈一圈”、“数的组成”来解决“能穿几串”的问题,重点是看好“分”的单位,是几个圈一圈,侧重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值比较大的情况下,用数的组成解决问题比较简便快捷。

    例如数学书第46页做一做,把82块饼干10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想:

82里面有(8)个十和(2)个一,所以可以装满8袋。

 

 1.1班整体听讲好,积极举手答问的学生人数增加,课堂气氛积极,极个别学生听讲状态消极或者摆弄学具,严重影响了自己和同学的学习效率,措施:与家长个别进行了交流。

 

1.2整体积极答问,听讲效果好,与前几周相比课堂效率高,值得表扬;特别可喜的是上课积极举手要求发言机会的人数多了,回答的正确率高了,但在操作小棒进行帮助学习理解的同时,自我的约束能力还有待加强,精力分散在摆弄学具上的现象还有待减少。

 

1.3与前一段时间的课堂表现相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特别是课堂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提高了,人数范围扩展了,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是部分学生只是坐在那里—— 一直很安静;部分学生在桌洞里折手工或者摆弄别的跟上课无关的玩具,没有听讲,措施:和家长小窗口交流,有的收到了成效,有的“依然如故”。望家长重视老师对学生表现的反馈,并积极行动起来配合家庭思想教育和行为落实,期待做好家校沟通。

 

 

 

 

 

圈一圈,看好题目要几个分一组;

 

熟练掌握百以内数的组成,看到一个两位数能迅速说出其组成,并运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

 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课本第48页例8

 明确算理,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创设情境,利用“一图四式”沟通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独立计算,

正确率高。

 相关的口算练习跟进

 第8周(4.15—4.19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理解“计数单位”,明确算理,利用旧知迁移学习新知

 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利用迁移来理解、掌握新知。

计算20+30

方法一

想:2+3=5,所以20+30=50;(要求会熟练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方法二:利用“组成”算20+30

想:20里面有2个十,30里面有3个十,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也就是50.

摆小棒进行验证或者用减法来验证加法。

 

 1.会观察有关系的一组算式,如5+3=

        50+30=

找到规律,熟练计算

 

 

2.区分“算理”和“算法”。

算理是为什么能这么算,算法是怎样计算,比如在课堂上问学生是怎么算的,很常见的回答是在5的后面添一个0就成了,这是“算法”,要追问一句:为什么要添上一个0呢?添2个0行吗?这是算理,因为20里面有2个“十”,计数单位是十,也就是十个十个的数的,所以加起来的结果的计数单位也是“以十计数”的,所以要添上一个“0“,这个0不是随便加的。家长明确即可

 第二课时

 第三、四单元测试

 考察学生本知识掌握情况,具体分析见相关博文。

 针对自己卷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改正,落实老师的要求,建立并使用好“错题集”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好试卷的分析、纠错作业,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总结、加强练习,力求不留问题。

 第9周

(4.22——4.28)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整十数

利用知识迁移学会新知,沟通联系提高能力。

 同学们利用了学过的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学会了今天的知识,老师为你们认真的听讲和精彩的发言而鼓掌,你们真棒!

 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

 第二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通过两组不同的算式对比,使学生明确不同的计算方法:

整十数加一位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整十数加整十数,先十位相加,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1.1发言积极的同学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特别是以下同学能够根据主题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真正掌握了并学会了本节知识。他们是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刘津铭、李众楷、姜晓冉、门良奇、

覃厚鹏、郑孜灏、

刘奕然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

 

1.2的同学在听讲和自己独立思考方面做的非常棒!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并大胆发言的同学有很多,他们是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李博文、高书武、赵函语、周思博、

高鸿铭、李智锐、

王钰欣、夏智晗、

陈研凝、左雨涵、

赵泓峻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

 

1.3的同学能积极答问,并勇敢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点非常棒!特此表扬以下同学: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宿璐、郑静羽、

李沛其、马永祥、

郝英初、李柯欣、

 

 

 

 

 

 

 相应口算练习跟进,注意数位的理解。

不盲目练习超出本学段计算的类型。

 第三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其中个位数加起来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类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利用小棒拼摆来形象的理解“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在明确算理的前提下,熟练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在正确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用计算解决问题。

  通过对比24+5和24+9理解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24+5先算4+5=9不满十,不需要进位,再算20+9=29

24+9先算4+9=13,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所以称为“进位加法”,再算20+13=33

   同学们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多多练习,相信大家能够越来越熟练,加油。

 

 

能够清楚的说明自己的计算顺序。

用上“先算……再算……”格式熟练、清楚的说出计算的过程。

 

打好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关键。

 第10周

 

 

 

 

 第一课时

 课堂做区一二单元卷

 

 

 

 第二课时

 退位减

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主要方法:用小棒摆一摆,明确个位不够减,把整捆的破开和单根的合起来一起减

 1.1发言积极的有:

 陈大发、李众楷、

 王洪宇、翟鼎霖、

 姜晓冉、王子旭、

 周  玥、李标新

 

1.2发言积极的有:

 高鸿铭、王天广、

 陈妍凝、周思博、

 赵函语、李智锐、

 周子涵、沈 

 

1.3发言积极的有:

 宿  璐、丛鑫蕊、

 李和鑫、陈浩宇、

 刘慧雯、任侑涵、

1. 专门练习20以内的退位减,进行知识的巩固。

2. 进行一组算式的观察和比较

如:对比

76-8=68

57-9=48

64-8=56

发现:得数的十位比被减数的十位上的数少一个十,所以计算的时候先把十位上去掉一个数。

 

 

 

 

 第11周

 

 

 

 

 第一课时

  讲解能力测试卷

第17——18页内容

加练重难点习题 

  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对于题目的理解,打好基础。

   在讲解重点题的时候,尝试着让同学们自己出题,1.1的同学表现可棒了,别看年龄小,出现了几位小老师,他们是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

  刘奕然、李众楷、

  李润东、刘津铭、

  徐淑桐、石朝祥

  希望班里的小老师越来越多。

 

班级17名同学达标,成绩优秀,在老师讲解卷子重难点的时候很会听讲,即使掌握了卷面的题目,也注意听类似题,积极自己出类似题目,学习“思考方法”,以下同学课堂效率高,特此表扬: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

  高书武、高鸿铭、

  辛培宇、赵泓竣、

  周子涵、李奕萱、

  费逸臣、王舒毅、

 1.认真对照试卷,进行错题的改正(注意:卷面上的错题都不擦,)

 第二课时

 期中测试

 随堂进行

自己读题 

从本学期开始,完成试卷都是学生自己读题,老师不再读题。 

 第三课时

期中卷子讲评 

 

 

 

 第12周

 5.13——5.17

 

 

 

 第一课时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本第74页例3和练习十七的练习题

 

主要知识点:看到小括号,就表示要先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得数是多少。

11课堂气氛沉闷,不提精神,答问不积极,状态不好进行不动;

   本节内容理解起来较难,但是班里一部分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行积极思考,他们是刘奕然、李众楷、刘津铭、翟鼎霖,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听讲,上课玩小棒,影响了自己课堂听讲的质量,也反映在课堂一号本计算题正确率不高。

 

11课堂本听写完成效率高的有

王洪宇、罗菲亚、

李众楷、黄怡欣、

裴怡然、方基宏

 

  12班教学时进行了改进,课前创设了“开火车”的游戏更好的为后面新知的学习进行了铺垫,集中注意力解决主要问题。

   发言积极思考积极的有以下同学:

李博文、高鸿铭、

高书武、辛培宇、

沈  阳、李智锐、

夏智晗、周思博

课堂进行了听算检查,一号本书写整洁计算正确率高的有:

季雯菲、王天广、

董妤霏、黄恭鸣、

周子涵、李博文、

部分学生未掌握,已进行了纠错辅导。

 

   13教学时进行了改进,课前创设了“开火车”的游戏课堂气氛活跃,很快进入了情境,教学比较顺畅。积极举手争取回答机会的有宿璐、

商天宇、梁子铮、

张恩泽、马永祥、

李銘昊、李亿馨

 

 

 

 

 

 

建议:进行成组的对比性练习,体会加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区别,知道小括号改变了计算的顺序。

 第二课时

 巩固练习课

 针对带小括号的计算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明确掌握:

  带小括号的要先算

 11课堂本听写全对有 黄怡欣、李众楷、

罗菲亚、王子旭、

刘奕然、方基宏

 

12课堂本听写全对的有:董妤霏、费逸臣

刘思辰、高书武、

王天广、黄恭鸣、

王钰欣、沈  阳、

董妤霏、张斐然、

王天赐、李奕萱

杨蕊宁、

 

 

 

 

1.抓好认真书写练习,建立良好书写习惯。

2.及时改错,不留错,数学课本上的问题及时改正。

 

3.解决问题的算式一定要向上单位名称。

 

 第13周

   5.20——5、24 

 

 

 

 

 

 

 

 

 

    第一课时

  

 

 

 

 

 

    用连加解决问题

 

 

 

 

 

 

课本第77页例4和练习十八的1——5

    从观察主题图入手,到自己按要求用小棒拼摆图形,再到用计算解决问题,引入“相同加数”和“个数”的概念,为下学期学习乘法做好铺垫。

  1.1班课堂听讲效率高、大胆发言的有:

翟鼎霖、罗菲亚、

刘奕然、郑孜灏、

姜晓冉、王子旭

 

1.2班课堂听讲和发言好的有:

高书武、高鸿铭、

周思博、夏智晗、

李博文、赵函语、

王舒毅、李智锐

 

1.3听讲和发言好的:

宿璐、李可欣、

李和鑫、张骞、

陈浩宇、商天宇、

梁子铮、李 

 

   

 

 

   继续练习看图能力,能够准确地找出图中的“相同加数”和“个数”,并能独立用数学语言描述出“几个几”,如:3个4:4是相同加数,3是个数。两者不能混淆。

4个3中,3是相同加数,4是个数,要结合具体的图进行语言训练,巩固课堂所学。

 第二课时

   用连减解决问题

课本第78页例5和练习十八的6——10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知道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小棒分一分、可以在图上按要求圈一圈、还可以用数学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大家掌握的不错。

 1.1听讲和发言好的有郑孜灏、覃厚鹏、

卢文静、李众楷、

刘奕然、王子旭,

但同时也有没有听进去桌洞玩小棒的有:奇、谦、法……非常重要的一节知识没有听进去

 

1.2听讲好和发言好的有:

李博文、周子涵、

周思博、陈研凝、

黄恭鸣、辛培宇

 

 

    第14周

 5.27——5.31

本周五结束新课

 下周进入期末复习!

 

 

 

 

 

 

 

 

 

   第一课时

 

 

 

 

 

 

 

 

整理和复习:计算部分

 

 

 

 

 

 

 

 

课本第81页和练习十九的部分题目

 11班:能够跟紧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较好的完成了课堂的复习,课堂计算完成速度有差异,部分学生计算还需要动手指头,和大家计算速度有差异:(

建议:结合口算作业,有针对性的根据课本内容出题,起到练习的作用,保证每天口算的效果。

 

12班:课堂听讲效果不好,心浮气躁,内容未进行完,全班提出批评,个别进行了家长通知,共同稳定好状态,好好学习。

 

13班:能跟紧老师思路进行计算方法的回顾和复习,部分学生遗忘现象严重,两人课堂分心,做小动作,已个别谈话,严肃提出批评,部分学生计算速度跟同学有差距,过慢,计算正确率不高,还需多用功,加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的巩固性练习。

 1.口算部分,建议家长留心观察孩子错误的题目内容,一般来说进位加法比不进位的出错的多,退位减比不退位出错的多,哪些易错就是多要练习的题目,退位减计算错的大部分原因是20以内的退位减没掌握好,建议分类进行练习,不盲目拔高要求;

2.有的家长做的非常好,带小括号的孩子掌握的不好就多出几个带小括号的;

形式多样,有的是填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的,有的是填(  ),起到了很好的思维锻炼,值得提倡和推广。

 

3.要以课本题目类型为标准,不盲目追求过高过难,保证每页口算的效果。

 

 

 

 

 

 

 

 

 

    

 第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解决问题部分

 

 

 

 

 

 

 

 

 

 

进一步加强读题、审题、理解题目数量关系的复习和整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计算,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11班:课堂听讲好,提出表扬,班里的几名同学积极举手答问,带动大家共同思考的学习氛围,表扬: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刘津铭、方基宏、

卢文静、宋林洁、

周  玥、李标新、

韩晓阳、郑孜灏、

石朝祥 

 

12班:课堂听讲好,积极答问的同学有: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周思博、高书武

李智锐、李博文、

夏智晗、周子涵、

张其洋、黄恭鸣

靠窗有分神的同学,已点名批评:(

 

13班:课堂听讲好,积极回答问题的有: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76EN00SIGG.gif丛鑫蕊、陈浩宇、

高璐瑶、郝英初、

李和鑫、李亿馨、

宿  璐、李沛其

个别学生不听讲,点名批评

 1.加强仔细读题的好习惯培养(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

 

2.继续做好边读题边用铅笔圈出“知道的信息”,用波浪线标出“要解决的问题”,借助画图等方法分析、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思考解题方法(真正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会用并用对方法)

 

3.正确列式,核对题目给定的数据,正确计算。

 

4.检查自己“解答的正确吗?”,及时进行自我检查,培养好习惯。写上写对“单位名称”。

 

注:“钱”不是单位名称钱的单位名称是“元、角、分”,根据具体题目进行核对。

      第15周

 本周起进入期末复习

 

 

 

      

 

 

 

 

 

第一课时

  

 

 

 

 

整理和复习:

  100以内数的认识

 

 

 

 

 

梳理100以内数的认识,包含数数、估数、数的读写、数序、组成、比较大小等知识点

 11班课堂表现好,听讲效率高的有: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罗菲亚、卢文静、

石朝祥、陈大发、

李标新、俞子涵、

韩晓阳、裴怡然、

聂泽贤、宋林洁、

部分学生不听讲,个别批评,谈话教育。

 

12班平心静气,听讲好的有: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王钰欣、夏智晗、

王天广、王天赐、

李博文、周思博、

董佳琪、刘思辰、

黄恭鸣、赵函语,

课堂书写好。

 

 

    1.可以根据相关内容,进行试卷的巩固性练习,注意精练,针对学生实际薄弱环节进行练习,不要加重负担。

   2.复习备考阶段课堂、学业任务重、天气热,学生有一定压力,注意给孩子调节好饮食、注意午休,以饱满的精神来进行好期末复习工作,共同加油!

  一定吃好早餐:)

   3.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书写习惯要常抓不懈,绝不姑息偷懒不按质按量完成的现象,要求一以贯之,保持要求。

   4.复习备课阶段不允许出现不写、不带现象,不带即为没完成作业,请家长做好配合工作,理解并支持学校老师工作,齐抓共管。

   第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

    计 算

 复习本学期应知应会的计算内容,复习算法巩固算理,熟练、准确计算,基本达到1分钟能计算8道题。

计算类型包括:20以内的退位减法(破十法的掌握和应用)、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加、退位减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11班课堂反馈好,紧张严肃,大部分同学的课堂一号本能够达标,计算准确,但是极个别学生的书写潦草,透着不认真的劲头,明显落后,个别重写。

12班课堂效果好,基础题能及时反馈,答问积极,挑战题能够积极思考,并能用概括的话语总结发现的规律,提高了观察和思考能力,提出表扬。

13班能够很快的计算,并大部分计算准确,听讲有进步,极个别不用心,鑫、宇、浩桌洞玩手工,心神不宁,进行了单独提问,望加强听讲,积极思考,多用心在课堂所学上。

 

 

 

1.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纠错练习,弄清粗自己计算中的问题,加以重视,避免多次做错。

 

 

2.结合解决问题进行计算的巩固,注意及时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3.根据卷面的练习出错情况做好“错题集”的收集错题作业,认真对待,减少低级错误。

 

   第三课时

   整理和复习:

找规律、图形、分类的复习。

     

 结合具体题目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加强易错易混点的练习和巩固。

11班,结合具体题目进行分析,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把握易错易混点。课堂会听讲会思考会答问的有

覃厚鹏、卢文静、

李众楷、李标新、

聂泽贤、周  玥、

  

12班,能够积极的围绕着老师的提问进行积极的抢答,争取回答问题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智慧,他们是:

李博文、周思博

李智锐、高书武、

赵函语、夏智晗、

王钰欣、陈研凝、

刘思辰、沈 

 

13班课堂会听讲积极答问的有:

李亿馨、鲍彦霖、

陈浩宇、马永祥、

张恩泽、宿  璐、

郝英初、李柯欣、

丛鑫蕊、商天宇

   

 1.针对已做试卷进行错题的整理和复习,有针对性的进行错题的巩固性练习。

 

 

2.认真落实每日作业和练习卷子,保持一贯的书写好习惯

 

 

     第16周

学校电脑联网异常,

白天无法及时更新……

 

 

 

   第一课时

 复习“图形、找规律”

 系统的复习和总结,掌握数字规律和图形规律,锻炼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数序无外乎两种: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学会观察已给的数序,发现规律,正确填写;

自己创造图形规律,学以致用。

 

 1.图形规律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几个一组重复出现,并用虚线进行分割。

 

2.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性自己设计一个有规律的序列。

   第二课时

    

 复习“解决问题”

  

   通过典型例题,复习整理解决问题的类型:

用加法解决问题;

用减法解决问题;

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以上类型中包含“多余条件”的数学问题

  课堂反馈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认真观察,从图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存在的问题:

1.选择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问题时,有部分学生不理解,错误选择方法,或者受字面“还剩”等就一味的用加法,而没有分析信息间的“数量关系”,没有真正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计算随意,进位加、退位减正确率不高。

 

3.书写潦草、随意

1.加强阅读,扫除文字障碍,正确找到信息,读题能发现“知道了什么”。

 

2.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来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画一画,摆一摆等理解

总数-一部分=另一部分

一部分+另一部分=总数

 

3.对照错题集上收录的“典型错题”协助孩子做好分析,看看自己哪一类的题目易错、错误类型是列式错误还是计算错误,有针对性的进行此类题目的巩固练习,多练类似题、变式题。

 

 

    第17周

    第一课时

 

 课堂测试区综合一卷

全面考察本学期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

加强自我审题的训练和综合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堂讲评区综合一卷

针对班级学生从卷面上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和分析,抓住薄弱环节,进行错题的收集和相应的巩固练习。 

 

 

     第18周 

 

  周五统一进行

   全区期末测试

 

第一场:数学

      40分钟

 

第二场:语文

      50分钟

 

中午全体放学,当天无小饭桌,听通知拿回被褥,下午全体不到校,按学校通知到校参加活动,落实好要求。 

 

     第19周

 

教师阅卷、评优 

 

学生听通知按时返校进行暑期作业和班级各项评优、总结工作 

7月5日休业式

7月6日正式放假

 原则上不允许请假,按时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做好暑期安排指导,下发各项材料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