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上册数学典型题目易混点和格式说明

(2012-12-09 13:15: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大家共享】

 

【基数和序数】

典型题目举例:几个和第几个

 (图略:一共有18个珠子)

1.一共有(   )个珠子,再添上(   )个就是20个。

2.从左数黑珠子是第(  )个,它的右边有(  )个珠子。

3.圈起从左数的7个珠子,在第7个珠子下面画横线。

 

 

 

数概念

考察学生与数有关的基本知识,如: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等,重点是20以内数的顺序,如:某个数前面的数有哪些,某个数后面的数有哪些,某个数的相邻数是哪两个,要求学生明确相邻数的概念,一个比标准少1,一个比标准多1。

19里面有( 1 )个 十和( 9 )个一。  什么时候小写什么时候大写是学生填空的时候错误最多的。“十”和“一”是计数单位,要大写;表示有几个,表示数量的要小写。

20里面有( 2 )个十。

5个一和1个十组成(15)有的题目表述组成的时候颠倒顺序,有的学生会错写成51,指导学生明确:写数时要先写高位,看十位是几,就是几十几。

排序题:如把8.3.7.5.0.9按顺序排列起来

两种顺序:从大到小排,从小到大排。

学生易错问题解析: 

     1.部分学生不看题目要求,上来就按自己的顺序排列,审题失误造成错误;

     2.部分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从大到小排要先找出最大的数,在题目上用斜线划掉,然后在剩下的数里继续找最大的数,以此类推;反之亦然。

     3.造成遗漏,解决对策:指导孩子排序完毕,要在回到题目上检查一下顺序是否是按题目要求,检查一下题目给的是几个数,给了几个数排好顺序是不是一致,这样才能很好的既解决了问题,锻炼了能力,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认真检查、负责的好习惯。

 

【排序题】

1. 左右的方位:左右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掌握难点。一上未安排相应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先学会判断自己的左、右,训练点:和生活经验结合,明确拿笔的手是右手,扶本子的手是左手;遇到题目可以借助手势来进行答题,比如从左数就举起左手,帮助学生掌握并建立左、右方位意识。

2. 训练重点:强化“右”,侧重右手的练习和巩固,自然就记住了与它相对的方位“左”。

   家庭练习可以和孩子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巩固和练习。比如:正话反说等等。

3. 经过了第一阶段孩子掌握了自身的左右,再进行以图中的人物的左右为标准进行判断,如果题目中明确提到了“小红的左边是什么”,就要明确是以图中小红为标准的,看图人要想象自己站到小红的位置,再进行判断。是以“他人”为左右的。

4.注意:只有以人为标准的才分左右,如果图中是小动物或者其他无生命力的物品,都一律以看图人,也就是我们做题人的左右为标准进行判断的。

5. 和基数、序数一起进行考察。如上题第3小题:圈起从左数的7个珠子(基数:几个),在第7个珠子下面画横线(序数:第几个)

 

 

 

【比较大小】

1. 数和数比较      正确辨析大于号和小于号,熟记判断口诀:大口对大数,小尖对小数。

2. 算式和数字进行比较,格式要求先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格式如下:

9+6 O 10                     8+7 12

15                           15

 

有的还可以不用计算,直接观察算式的数就能进行大小的比较,如:8+5和10+5进行比较,因为都是加5,加同一个数,8小于10所以8+5一定小于10+5,不用计算得数。

 

 

计算

   本学期的加法分为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得数大于10的)。据《课程标准》(2011版)评价建议:

到学期末学生应能达到一分钟做8——10题的速度,因此应重视每天的口算练习,内容和形式随着学习进度和学生能力的增长变化相应变换。每天的口算可以侧重某一个类型,或者是孩子易错的类型,比如进位加法孩子9加几的一般计算准确率高,但是8加几、7加几和6加几的易错,尤其是6+7、5+8、8+4、9+7、9+3

 

【看图列式】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

1.一图四式:

    看图点数出两个数,用这两个数进行列式计算,体会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特别易错的是减法,要用加法计算出的总数去减。

2.符号应用题:

    考察重点:是否能根据已告知信息和问号所在的不同位置,看懂信息所表达的意思,和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进行列式解答。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看懂图中的信息所要表达的意思),概括的能力(从图中抽象出数)

                  求几部分合起来用加法;

              知道了总数和一部分数,要用减法,不管问号在左边还是在右边,都是求一部分。还涉及到连加连减的部分考查,最易出错的是给出总数和左边一部分、右边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画图的形式来帮助孩子理解题意,明确等号后面的数是写我们自己算出来的,用题目中给的数来列算式。

3. 用数学:

    图文并茂的形式,要求学生能根据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组合,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时候图画中没有把所有的信息都呈现出来,以图中直接说明的信息(或图的形式呈现或数字形式呈现)为准,部分题目还会出现多余信息干扰,考察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计算准确的能力,属于综合考察的题目,也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能力要求1:学生能够根据图中给定的信息(含多余信息,或者部分遮挡住的信息)用三句话编一个数学故事如:左边有9只蘑菇(信息1),右边有5只蘑菇(信息2),(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蘑菇?明确:两个信息,一个问题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题。

    能力要求2: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

    有的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例如数学书第97页做一做,既可以从左、右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左边有7只天鹅,右边有7只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7+7=14

  也可以从颜色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有8只白天鹅,有6只黑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8+6=14

   把两个算式进行比较,明确:虽然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渗透思维训练,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内在驱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口算小能手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