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狱中书简 【德】朋霍费尔
(2014-01-28 17:43:46)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语文试卷 |
我发现,直到此刻也还在继续发现:只有通过完全彻底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才能学会信仰。人必须放弃每一种要把自身造就为某种人物的企图;不论是一位圣徒,还是一个皈依的罪人,不论是一位教会人士(所谓教士型的!),还是一个正直或不正直的人,抑或一个生病的人或健康的人。我所说的世俗性指的是:以自己的步伐去接受生活,连同生活的一切责任与难题、成功与失败、种种经验与孤立无援。如果我们通过此世生活而参与上帝的受难,成功怎么能使我们狂妄自大,失败又怎么能使我们迷失道路呢?
如果你要找到自由,首先要学会磨炼你的感觉和灵魂。在任何地方都不要让你的欲望和肢体来指引你。要保持你的精神和身体的纯洁高雅,使之完全受制于你,顺从地追求在你前面设定的目标。除非依靠磨炼,否则任何人也不可能了解自由的秘密。
要去做,敢于行动——不是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而是去做正义的事情。对于你力所能及的事,切勿犹豫不决,应该勇敢地把握住你前面的东西。
人不能没有希望而生活,那些没有希望的人常常会变得狂野或者邪恶。即使那希望只是幻想,也是可以的。确实,不应低估幻想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可是对于基督徒来说,拥有一种奠立在坚实基础上的希望,却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某种力量和幻想是多么强烈,一种确实可靠的希望的作用,都要无可比拟地强大得多,那些拥有这种希望的人的生命,是不可战胜的。
强者独具的卓越之处在于,他能够把关键的问题提到前面来,并对之作出决定。而弱者,却总是被迫在并非由自己选出的那些替代方案中作出决定。
我们是这样地构成的,因此我们总觉得完美是令人厌倦的。事情是否永远如此,我不知道。但是,这是我能解释这件事情的唯一理由:我很少关心拉斐尔或但丁所描绘的乐园。与此相似,我发现,永不消融的冰层,或永远不变的蓝天,同样没有吸引力。我在人间的、活生生的、尘世的东西里寻找完美,因此绝不在阿波罗式的、狄俄尼修斯式的、浮士德式的东西里寻找完美。我总是宁愿要一种平平常常的、温温和和的气候。
纯洁德行的本质,不是压制欲望,而是使自己的生活完全朝向一个目标。没有这样一个目标,纯洁必定会变成可笑。纯洁,是清醒明澈和潜心专注的必要条件。
死亡,是通往自由之途中最重要的节目。
请原谅这些浮夸自负的心智片语。它们是一些未曾进行交谈的片断,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属于你的。如果你像我这样不得不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这些稀里糊涂的东西就会来到你的头脑里——我的意思是,就会匆匆记下进入你头脑的那些奇怪的思想。
[注]作者迪特里希.朋霍费尔(1906—1945),德国著名的神学家。二次大战中,坚决反对希特勒纳粹统治,并积极参与地下反抗组织活动。后被捕入狱,于1945年被杀害,年仅三十九岁。
18.“只有通过完全彻底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才能学会信仰。”这里的“完全彻底地生活”指的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19.本文表达了作者为自由而战斗的人生追求。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他对生活的认识的?请分点概括。(总字数不超过35个字)(6分)
20.分析以下句子的含义。(6分)
(1)我很少关心拉斐尔或但丁所描绘的乐园。
(2)死亡,是通往自由之途中最重要的节目。
21.作者在文末用了“浮夸自负”“稀里糊涂”等词语,这些词语有何特点及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18.以自己的步伐去接受生活,连同生活的一切责任与难题、成功与失败、种种经验与孤立无援。(3分)
19.①磨炼思想 ②敢于行动(把握现在) ③充满希望 ④果敢抉择 ⑤关注现实 ⑥纯洁德行 ⑦勇于献身(6分)(每点1分,答对6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20.(1)拉斐尔和但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和诗人,他们所描绘的是完美的极乐世界。(1分)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对所谓超现实的“完美”不感兴趣,只关注人间的、活生生的、尘世里的生活,愿为人民的自由、解放而战斗。(2分)
(2)死亡是一个人必然的归宿,(1分)但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必须为自由而战斗,为自由而献身。(2分)
21.其一,作者运用贬义词,体现了他的谦虚。(1分)其二,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此刻,也还在继续发现”,说明对真理的追求没有止境,希望后来人继续探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