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枕莫惊慌 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2014-11-18 17:13:40)

 

 

 

落枕莫惊慌 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落枕虽非疑难大病,但也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发生“落枕”后,不要惊慌,若感觉症状严重,应该就近就医,以免处理不当伤及颈椎关节;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穴位按摩缓解。手上有个落枕穴,不妨落枕时按摩落枕穴。

http://imgres.zhongyi.com.cn/ifeng/uploads/news/2012-07/thumb_2012-07/201207270950232157.jpg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

落枕莫惊慌 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http://s5/mw690/003cAJkWgy6NJ4B1Hesb4&690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TITLE="落枕莫惊慌 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

   

落枕穴
  〖取穴方法〗 位于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
  〖主治疾病〗 落枕、手臂痛、胃痛。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肱二头肌长头腱。(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胸肩峰动脉分布。

用悬钟穴治好了落枕

 

http://s15/mw690/003cAJkWgy6NJ5BniVgde&690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TITLE="落枕莫惊慌 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

http://s11/mw690/003cAJkWgy6NJ5HE0TE0a&690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TITLE="落枕莫惊慌 按按手上的落枕穴(图)" />


    今天同事落枕了。

    我正好正在研究一针疗法。就想动动手。细问知道是左侧的颈部落枕,能前后动,不能左右转动。而且肩、背部不疼。

    翻书了解到如果颈连着肩部落枕,病在小肠经,取后溪穴。如果连着后背疼,病在膀胱经,取束骨穴。只是两侧颈部疼的话,病在胆经,取穴悬钟。

    病症找着了,是在胆经,剩下就是找悬钟穴了。

    查书知道悬钟穴在外踝尖上3寸。就让同事用自己的四指从左腿外踝尖上比四横指(3寸)。穴位也找到了。
    细按其穴位,发现指下有小米粒装的颗粒,重按疼痛。找准了。就用大拇指按了3分钟,穴位已经下陷,红红的。

    现在可以扎针了。让同事咳嗽3声(转移注意力,省的害怕),随咳进针,进针的同时让同事转动颈部。针进的有1寸时,同事说感觉麻了3下。这就对了,说明气到了。就不再进针。循着胆经在针的上下轻敲了几下。然后让同事不时再转动下颈部。根据书上说,要留针30分钟,中间5-10分钟行针1次。

    现在奇迹发生了。还不到2分钟,同事转动颈部时,说好了,左右转动正常了。

 

 自我按摩“落枕穴”:中医针灸当中,有个“落枕穴”,在手背侧,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一点的地方。该穴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经验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

要领: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轻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钟;在按摩穴位的过程中,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落枕虽非疑难大病,但也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发生“落枕”后,不要惊慌,若感觉症状严重,应该就近就医,以免处理不当伤及颈椎关节;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在这里教大家几点自我调理方法。

  1.冷敷:如果局部疼痛、僵硬严重,或者有肿胀或灼热感,就表示受伤部位充血发炎。所以,在24小时内,应该给以冷敷。可用毛巾或塑料袋包裹小冰块敷患处,每次15-30分钟,天天两次,严重者可每小时敷1次。

  2.热敷:等到炎症疼痛减轻时,再考虑热敷,以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可用热毛巾湿敷,或用热水袋干敷。有的话,可洗热水澡,特别在颈部患处用热水反复冲洗,边洗边用手推拿颈部,效果更佳。

  3.自我推拿“落枕穴”:中医针灸当中,有个“落枕穴”,在手背侧,第2、第3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一点的地方。该穴是治疗落枕的殊效经验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推拿。要领: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轻到重,维持重按10-15分钟;在推拿穴位的过程中,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慢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维持松驰,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防范落枕,还可制作一个高低软硬适合的“中药”枕头。在制作枕头时,还可加入研细的中药,例如黄芪、当归、甘草等,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另外,平日要注意颈部,如久坐工作的人,要经常起身抬头活动颈部,防止颈肌慢性劳损。久处冷气空调环境者,更要注意颈部保暖,特别需固定姿态工作者或伏案昼寝的人。

  (中医药针灸科武峻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