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一年级孩子使用标点
(2013-06-06 16:40:34)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五.学习资料栏 |
实话,一年级就让他们填标点,肯定是有些牵强和超前了,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识字记词,还没必要刻意要求他们学习填标点的!但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提前接触些标点的用法,增加他们朗读的情感也不是一件坏事。
方法有:
第一步,家长先大声给孩子读一段文字,然后让孩子不看标点符号念同样的段落,这样念出来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在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慢下来或者做一个停顿,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二步,和孩子共同寻找这段文字中有多少种不同的标点符号,还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比如,读一句问句的时候,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而读感叹句的时候,语气又是怎么样的等等,让孩子通过反复的比较来慢慢对标点符号树立起一个概念。
第三步,选择一段读起来声情并茂的段落,去掉标点符号,再让孩子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并与原文进行比较。如果孩子加入的标点符号与原文不一致,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耐心听取一下孩子的意见和看法。
参考:(转)
标点符号的种类
1、点号:主要用来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点号有七种:
句号(。)问号(?)
感叹号(!)顿号(、)
引号(“”‘’)括号(()[])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 间隔号(·)着重号(·)
例如: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例如:我们坐车去吗?我们坐火车去。船呢?先从船,……
注意:该不该用问号主要看句子是否真正发问,有没有真正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
例如:谁都不知道他是谁。(一句就不能用问号)
例如:
(1)好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叹句)
(2)小李,快来!快来!(祈使句)
注意:在感叹句中,如果有的成分倒置于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句末。
例如: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例如: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柏、洞天云海。
例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如:下午他拣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子,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抬秤。
例如: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注意:“××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在说后面要用冒号。放在引用的话的中间或后边的时候,在说后面不用冒号。
例如:“谢谢你,”李老师,“放右边书架上。”
第一种表示引用。例如:他告诉我:“小王出去了。”
第二种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六一”
第三种表示着重指出或强调的内容。例如:母亲是个“平凡”的人。
第四种表示讽刺和反语。例如:好个“友邦人士”
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起来时,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文章的一部分时,末尾不用标点。
例如:
(1)李白诗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例如:
(1)一个东洋婆(日本女人)走过来了。
(2)那一天他还是没有去上课。(听说,后来被他父亲揍了一顿。)
注意:(1)书名号里面还有书名号时,里面的书名号要用单书名号。例如:《读<最后一课>有感》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2)用书名号时,不要把后面的普通名词引进去。例如:
①正确的书写:《大众电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