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3)

分类: 数学教案 |
第九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2页例8,例9。练习十五7、8、9、10
教学目的:
1、能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引入。
想一想(每个算式表示什么?)
1、买3支同样的钢笔用12元钱,平均每支钢笔用多少钱?
2、一个算草本2元钱,买5个算草本要用多少钱?
动脑筋:口头提问题再解答。
1、4位小朋友共搬了20盆花,___________?(强调平均)
2、小白兔1天需要吃6个胡萝卜,吃了5天,__________?
为新课内容扫清障碍,搭建台阶。
复习了这些学过的知识就是为了把今天的新知识学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乘除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题8。(除乘)
1、出示例题: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你们能帮妈妈算一算,应该付多少钱吗?
2、同桌讨论后汇报。
3、生列式:18÷3=6(元)6×8=48(元)
4、师:你回答的非常正确,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5、师:看问题,想求:8个同样的碗应付多少钱?就得知道什么条件?(一个碗多少钱)我们来往前看,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碗多少钱?(18元可以买3个碗)
6、谁能像这样说一说。下面就请你用这个方法试一试解决下一个问题: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7、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都需要2步计算,大家来说一说这类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师小结:看清题意,仔细分析。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看问题想,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得知道什么?可以先看前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什么?
(二)教学例题9。(乘除)
1、出示例题: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2、请生说解题思路。
3、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4、指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三、练习巩固:
1、例题8、9后面的做一做
2、同桌合作编一道用乘法和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然后再解答出来。
四、课后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1、完成P74 7
读题理解题意,思考回答每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明确哪些条件需要计算求得,再列算式解答
2、完成P74 9、10
让学生说清楚“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什么,再来解答
六、板书设计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18÷3=6(元)
6×8=48(元)
=48(元)
答:需要48钱。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
6×6=36(元)
36÷9=4(个)
=4(个)
答:可以买4个。
教学反思:此类型题为典型的应用题,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的关注学生的探究,借助多种方式,引到孩子们理清题意,并归纳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十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练习十五11、12、13
教学目的:
1、能较熟练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能较熟练的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0×8=
300×5=
2、竖式计算
98×8 64×5 521×6 909×4 236×4
二、练习过程
1、完成P74 11
出示题目后不要让学生动笔,思考估算的方法,指名说一说,再笔算
2、完成P74 12
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3、完成P74 13
说说摆一个三角形用几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呢?请你自己算一算。
4、思考题:已知A+9=B,且A和B都是两位数,A是9的倍数,B是7的倍数,那么A是(),B是()。
5、一个修路队,上半月修了321米,下半月修的长度是上半月的2倍还多20米,下半月修了多少米?
三、作业布置
1、四(1)班有女生29人,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2倍,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2、三年级有5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其中2个班各有46人,其余3个班各有57人。5个班共有多少人?
3、亮亮6分钟折了18只纸船,照这样的速度,亮亮25分钟能折多少只纸船?
四、板书设计
练习课
98×8
已知A+9=B,且A和B都是两位数,A是9的倍数,B是7的倍数,那么A是(),B是()。
第十一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P75-76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对本单元知识查漏补缺。
教学准备:可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整理好本单元知识要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要点
1.整理知识:
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展台前交流:台下同学进行补充
3.教师总结归纳,出示完整知识结构图。
4.提问质疑:本单元你对哪部分知识还有疑问?
二、复习口算乘法
1、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
2、口算P76 1
三、复习乘法笔算
1.做P75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做练习十六中的第2题第一行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P75第2题
理解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解答的方法
第1小题可以口算得出结果:200×2=400(个)
第2小题竖式笔算136×6=816(个)
第3小题估算:65×7≈60×7=420(米)少估还比400大,所以原式得数更比400大
4.做练习十六的第4题
让学生动脑思考,尝试计算,并把过程和得数写在书上。
5、做P75
观察前三个算式,找一找算式中第一个数和第三个数的变化规律,同位先说说,然后指名说,统一想法后填空。
四、作业设计:
1、完成P76
2
2、完成P76 3、5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五、小结
学完本单元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单元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重点教学单元,为以后的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系统的梳理知识脉络,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通过多样的练习,既使学生掌握方法,又能达到很好的计算。
第十二课时 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P77-78综合与实践运用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
2、结合现实、有趣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探索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
3、通过知识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数字与生活紧密联系,探索编码编排的方法,学会编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知道“数字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吗?
谈话:阿拉伯数字虽然只有10个,但是如果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把它们编排起来,就会组成各种数字编码。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字编码。
二、初步感知。
1、了解电话区号
谈话:你们会打电话吗?怎样打外地电话呢?
提问:看一看这个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你怎么知道的?(021代表上海的电话区号)听一听。
追问:这个电话是从哪儿打来的?你又是如何知道的?(010代表北京的电话区号)
再问:这个电话又是从哪里打来的?(025代表南京的电话区号)
谈话:同学们对这些知名城市的电话区号非常熟悉,在调查中你们还知道我国哪些城市或地区的电话区号呢?
小结:电话号码是一种数字编码,通过电话号码中的区号可以看出这个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也就是说,数字编码可以用来表达一定的信息。
2、了解特殊电话号码
谈话:生活中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特殊电话号码,你还记得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特殊电话号码,它们又表达什么意思呢?
谈话:事实上,在我国这样的特殊电话号码有很多。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有110匪警电话、120救护电话、119火警号码等等,还有一些可能对同学们而言暂时还没有用它的需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的需求以后可能要用到的,比如:??(多媒体展示)
提问:特殊的电话号码也是一种数字编码。想一想,这些数字编码使用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呢?
谈话:这些数字编码使用起来让人们觉得非常的方便。如果把报警电话110改成“48789653”,你觉得好吗?
小结:为了使用方便,在编制编码时应该注意“简洁”。
提问:这里有两个银行的热线电话,交通银行的服务热线是“95559”,光大银行的服务热线是“95595”。这两个电话号码都是由两个“9”和三个“5”组成,为什么表达的信息却不一样呢?
小结:一个数字编码只能表达一个固定的信息,也就是说数字编码表达的信息应该是唯一的。
三、探索发现。
1、确定研究方向
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些数字编码,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数字编码呢?
谈话:看来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确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数字编码。(多媒体展示)
提问:这些数字编码你们想了解吗?想具体了解哪些方面呢?
2、确立研究对象
提问:你打算先研究哪一种数字编码?为什么?
3、激发研究兴趣
提问: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身份证号码,谁愿意任意报出其中的一个,老师马上能够猜到这个身份证号码是你家里哪个大人的,谁愿意来试试?
谈话:老师为什么能猜得这么准呢?其中肯定藏着什么奥秘,我们一起来研究。
4、小组讨论研究
要求:把搜集到的身份证号码放在一起,在小组内仔细研究,看看这些身份证号码是如何编制的?它们又表达了哪些信息?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交流
交流: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有机拓展相关问题,渗透数学思想。
6、介绍编制规律
谈话:通过观察、讨论、研究,我们发现了身份证号码中一些数字所表达的信息,
但有些数字所表达的信息还不太清楚。其实身份证号码的编制有其特定的规定??(介绍编制规律)
7、解决研究困惑
谈话:刚才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同学收集的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的,但个别同学收集的号码却是15位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解疑:老师这儿就有一个15位的身份证号码,你能看出他的出生日期吗?为什么?
说明:到了21世纪,年份如果不完整的话很难判断出他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完善的。
8、实践运用规律
谈话:老师这儿有一个身份证号码,从这个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9、揭示课题内容
谈话:用18位数字组成的身份证号码,却能表达这么多的信息。看来数字编码真的十分神奇。(板书:神奇的数字编码)
四、运用编码:
1、编运动员号
问题:洛社中心小学即将开展五年级学生田径运动会,届时将有350人参加比赛,请根据实际情况为运动员编号。
活动:选择其中四位运动员编号。
交流:你是怎样编的?这些编号中,有的是以谁开头的?
追问:为什么要以“0”开头呢?
小结:同一组编号中,所用数字的个数一般来说应该是相同的。
2、编房间号
问题:某宾馆有一幢12层的客房大楼,每层都有20个房间。你认为宾馆应该怎样为房间编号,才能使旅客拿到房间号就明白自己房间的位置。
提问:这道题要我们干吗?你觉得这个房间号里应该包含哪些信息?
尝试:学生在练习纸上为1楼第5个房间编号。
交流:明确最合理的编法。
提问:按照这种编法,9楼第5个房间如何编号?12楼的第5个房间如何编号?
这里的房间号都用到几个数字?
3、编学生证号
提问:学生证号应该包含哪些信息比较合理?
讨论:
反馈:你觉得学生证号里应该包含哪些信息?你编的号码是怎样的?学生自由汇报。
交流:根据学生编的号码,交流和提炼出比较合理的信息。并按这种方法为自己编个学生证号。
五、课后延伸。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神奇的数字编码”,应该说数字编码和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当然生活当中还有很多数字编码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课后我们可以去研究、调查,然后再来交流我们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身份证是生活中常见的证件,因此孩子们在搜集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掌握数据的意义,但邮政编码相对比较薄弱,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了解邮编的产生及代表意义以及重要性,更通过编码练习,加强了学生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