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英语下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2-08-29 22:07:58)
标签:

杂谈

七年级英语下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林国生   2012.6

一.试题的整体情况

(一)试卷结构

试卷按内容共分两大部分,试题的排列顺序由易到难。试题总分100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20分,占总分20%;第二部分:词汇考查15分,占总分的15%;单项选择12分,占总分12%;口语交际15分,占总分的15%;完形填空9分,占总分的9%;阅读理解15分,占总分的15%;遣词造句5分,占5%;书面表达9分,占9%。

(二)试卷特点
1.试卷注重基础,体现灵活运用,难度较大和区分度较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灵活性较强,;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
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淡化语法,强调能力。语法知识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命题者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中心放到了根据上下文中和一定的语境中,让语法测试试题具有更积极和更现实的意义,能更多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下面是9班的分析如下:

一、C一9考试情况

实考人数

及 格

及格率

A人

A率

最高分

平均分

58人

58人

100%

54

93%

98分

92分

 

 

 

卷面得分情况:

听力(20)

选择(12)

词汇(15)

口语(15)

完型填空(9)

阅读(15)

遣词造句(5)

书面表达(9)

20%

12%

15%

15%

9%

15%

5%

9%

得分率

得分率

得分率

得分率

得分率

得分率

得分率

得分率

98%

91.4%

90.1%

98.9%

70.4

95.1%

92.8%

89.4%

 

三、错误分析

一、听力(20分)

听力总体较好,是做得第二好的题目,只有19人被扣分,最多口2分。其中第15、19小题答题最不理想。

二、选择(12分)

单选题做得不好,有28人被扣分,最多扣4分,说明学生对于老师的练习没有很好落实,对于一些易混淆的重点词组和句型,听之任之

三、词汇(15分)

本题失分率较高,只有16个学生全对,虽然是快班,但他们对于学习、考试并没有在思想上予以重视。

四、口语(15)

口语题为简单题,内容基本考察日常生活用语,失分率较低,只有3人被扣分。

五、完形(9分)

属于综合能力题,这道题失分率最高,原因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训练不够,解题方法不得当,没有联系上下文,且语境分析能力欠缺。其中有2题(be full of\that is how)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看来必须在能力方面加强培养,训练了!

六、阅读理解(15分)

本题属于阅读能力题。失分率较低,得分率排第三位,属于做得比较好的题目。但同时也在一些题目暴露学生上下文的理解以及题目之间的对比、判断存在一定的欠缺。

七、书面表达(9分)

本次书面表达是用写信的形式写一篇关于暑假计划的文章。平均得分较低。失分原因是句型不熟,语法错误多,尤其是将来时和过去时的运用,及单词错误较多。除一个同学审题不认真,导致作文离题外,整体比较好,但是扣分的同学很多,说明小错误不少,必须严谨掌握好每一个句子。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要把单词关过好。平时应注意学生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
2、面向全体学生,做好防差补差的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抓两头、促中间,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
3、加强阅读完型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选用一些难易适中的文章,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通过上下文捕捉信息的能力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切实搞好语篇教学,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作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能力。选材要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

4、做好作文的训练,百炼必然成钢。坚持每周至少1篇作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