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508篇·也谈改病句

(2014-01-15 23:02:30)
标签:

改病句

原因

修改原则

保持愿意

脱离语境

分类: 学校教育

                            也谈改病句

    昨天在商丘小语群里看到一位小学老师求教一个问题:

    小学六年级试卷修改病句:秋天的广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当地教研室的答案是:秋天的广州是个美丽的地方或广州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他们批改时发现学生的答案除了上面两种还有:秋天的广州是美丽的、广州的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广州是美丽的地方等。请问学生的答案对吗?

    一般情况下,病句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词义混淆、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分类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重复啰嗦、不合逻辑”等。修改病句的前提是对病句的病因作出正确的判断。查找病因首先应先读句子,凭语感发现问题;其次从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作分析,而后进行修改。修改病句的原则第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此题显然属于前后词语“搭配不当”,所以教研室的答案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修改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然而提问题的老师认为学生其余的改法也是对的,他的观点是:学生们只要能把“地方和季节”区分开来就可以了。而有的群友认为: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句意思,而且变动越少越好。“秋天是美丽的季节。广州是美丽的地方。”这两种改法很明显和原句的意思相差太远。所以这两种改法是不对的。


    确实,要理解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问题是:这个“病句”的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们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吧!改病句尽量保持句子原来的意思,这没错。但上面的秋季的广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个句子本身的原意是歧义的,怎么保持呢?


    入山则不见山,没有了语境的问题还是问题吗?就如一个汉字,你说他是什么意思呢?放在“我今天运气真背!”中,它就是“倒霉”的意思。放在“后背”中,它就是“身体的一个部位”的意思。语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没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不谈也罢!改病句,实质是在考查干巴巴的语法知识。比如无主句改病句时说它缺少成分,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却是恰当的。语文是鲜活的,也是生活化的,改病句这样的形式,在对学生实际考察中要尽量淡化、少考甚至不考。

    就本题而言,我们都不是原创者,我们都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我们仅仅是在这里推测作者“可能”想要表达的意思,而这个意思却要孩子准确的表达出来,否则就不算孩子正确,这不是故意为难孩子吗?好比有人感冒想要到医院打针吃药治疗,碰到一个老人,帮他扯了几把砂就好了。因此修改病句,只要让它不病就好,不是非得要按你原来想要治疗的方法去治疗才算好!同样,原句的改法如果只是那两个正确答案。我认为这样做统一的太死板,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记得作家王蒙老师曾进行过一次私低下的高考语文考试,成绩刚刚及格。巧的是阅读题中就有他自己写得一篇文章,他自己去做那些所谓的阅读题,结果,答案被认为不太合格。这难道不是对考试出题者所谓“标准答案”的极大讽刺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