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民和七里寺景区一日游

(2012-10-23 20:18:07)
标签:

休闲

旅游

文化

分类: 我的户外

      青海民和七里寺景区一日游

    民和县七里寺景区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古鄯镇,拉脊山南麓。距青海省东部重要通道川官公路七里寺段5公里。距青海省西宁市160公里。是森林景观和药水泉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景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200米,主要旅游景区有棒槌山、药水泉、药王庙。据《西宁府续志》记载:“其(药泉水)味幸温、饮之愈胃疾”。此泉水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淤,杀菌祛痰之功能,泉水含有偏硅酸、炭酸氢根、锶、氡、钙、锌、锂、硒、碘等多种微量元素,被专家誉为水之精、泉之首。景区有红头鸟,麻鹤儿、红和尚等多种野生鸟类,冬虫夏草、大黄、当参、当归、野核桃等多种药用物种。景区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药水疗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AAA级景区  地址:民和县古鄯镇七里寺)

http://s14/mw690/aee419aax7adf58bc4f7d&690
http://s14/mw690/aee419aaxccb8febff8cd&690
http://s11/mw690/aee419aaxccb8fcc895aa&690
http://s8/mw690/aee419aaxccb901ddae37&690
http://s4/mw690/aee419aaxccb902d7d4f3&690
http://s11/mw690/aee419aaxccb903c5508a&690
http://s8/mw690/aee419aaxccb904e7d967&690
http://s5/mw690/aee419aaxccb905b57bf4&690
http://s8/mw690/aee419aaxccb906bbb7d7&690
http://s5/mw690/aee419aaxccb907dab744&690
http://s7/mw690/aee419aaxccb90a116f06&690
http://s14/mw690/aee419aaxccb90cf6368d&690


http://s1/mw690/aee419aaxccb9393c77c0&690
http://s14/mw690/aee419aaxccb93c33f14d&690

http://s12/mw690/aee419aaxccb93d29180b&690
http://s14/mw690/aee419aaxccb93f1c53cd&690

http://s14/mw690/aee419aaxccb940139b2d&690

http://s4/mw690/aee419aaxccb940d4e233&690
http://s13/mw690/aee419aaxccb96b81a9dc&690
http://s6/mw690/aee419aaxccb943e57cd5&690

http://s13/mw690/aee419aaxccb94510508c&690

http://s5/mw690/aee419aaxccb946269424&690
http://s4/mw690/aee419aaxccb9471adb03&690
http://s14/mw690/aee419aax7adf5401fc4d&690

http://s14/mw690/aee419aaxccb9492c8b3d&690

http://s4/mw690/aee419aaxccb94a122eb3&690

走近民和旅游七里寺三山环抱传佳话

青海新闻网讯

 

 

      如果说“药水泉”让七里寺名扬天下,那么七里寺三座别有风格的小山,更为七里寺迷人的景色锦上添花。

  屹立在众人面前三座不同造型的小山,正中间的因形状酷似棒槌,故名“棒槌山”,左边的为喇嘛林棵山,右边的山称为青石丫壑山,药王爷迷恋景色丢掉葫芦的事,就发生在这座山上。如果把喇嘛林棵山喻为俊郎,那么青石丫壑就好似美女。

  关于棒槌山的来历,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位下凡的仙女住在棒槌山上,有一次,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得了不治之症,眼看着孩子活不成了,可怜的母亲祈求仙女保佑,仙女看到孩子母亲流泪满面的样子,就拿出珍藏秘方为孩子治病。孩子服药后,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玉帝知道后,惩罚仙女管的闲事太多,就将她关在大狱。男孩长大后,为了感谢仙女的救命之恩,专程去看望仙姑,走到山脚时,突然一束金光从眼前划过,男孩隐约看见仙女在向他招手,但他始终抓不到仙女的手,仙女变成了一座山,男孩很伤心,转眼也变成了一座山。那天正好是农历“六月六”,因此,每逢“六月六”,各地的青年就不约而同地聚在棒槌山下,以唱“花儿”的形式表达爱意。

  喇嘛林棵山也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一天傍晚时分,当地的一名藏族妇女到药水泉边去挑水,突然她看见一名男子在山上砍树,藏族妇女怀疑那人是盗木的,于是不顾一切追了上去。一直追到马场垣附近时,男子被活活累死了,而妇女却安然无恙,人们觉得很蹊跷,认为是山上的神仙保佑了她,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去偷喇嘛林棵山的树了。

  青石丫壑山药王爷掉葫芦的传说,此前说过,不再赘述。

 

 青海民和特有的七里寺花会()

   民和有“青海东大门”之称。

   民和县境内虽然山地多,但文化发展较快,尤其是土族居住的三川地区,文化素质较高,有民和“文化之区”和称号。在民和,较大的花儿会有农历五月端阳峡门花会,五月廿五西沟花会;小型的花会中也有一些较有特色,如斜拉村花儿会。

http://s6/mw690/aee419aaxccb9c39e10a5&690

http://s15/mw690/aee419aaxccb9c7e7398e&690
民和花儿会

    七里寺,原名“慈利寺”,是当地的一座庙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成了“七里寺”,现在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名总称。在七里寺,还有一座药王庙,一个药水泉。

    关于药水泉、花儿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明七里寺花儿会的起源与这药水泉有密切的关系:相传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个药王爷,腾云驾雾路过这里。到这地方时,发现这地方相当美,于是他看着看着就入迷了。一不小心,身上的葫芦掉下来了,葫芦一直滚到山沟。在半坡上,塞子开了,药水洒了一地,再后来,葫芦钻到石缝里了。山坡上的都变成了中药材,如黄荠,枸杞,柴葫芦等。滚到山沟的则从石缝里冒出来了,冒个没完,形成泉水。当地一个牧童,他的一头牛,天天下山时总单独行动,渐渐地它越长越肥,越长劲越大,与别的牛不一样,健壮得很。后来,牧音跟着牛,发现牛专门喝这些泉水。于是他也喝,那水与别的泉水味道不一样,后来他才发现泉水还能治病。以后这药水出名了,四面八方的人都到这里喝水,周围的民众为了感谢药王爷,就在七里寺附近建了一个药王庙,供大家烧香,磕头。过去,除了喝药水,还有人到药王庙求神药。药王庙建后,慢慢地,来的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都有。年轻人除了喝水、逛庙会外,渐渐地唱起了花儿,越唱越多,于是形成了花儿会。七里寺的花儿会因此就跟药水泉,药王庙有了密切的关系。

    六月初五下午,这里已经搭上了许多帐篷(主要是做买卖的);一些“先行者”们甚至已经开始纵声歌唱。整个会场有一种节日般的热闹气氛。

    六月初六:四面八方的人们,穿上大红大绿十分鲜艳的服装,乘车、拖拉机、骡车,或是步行,来到七里寺花儿会场。妇女们打着伞,男子们戴上草帽,穿上他们平时也许舍不得穿的最艳丽的服装,唱花儿来了。回望来路,络绎不绝的人流向七里寺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