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以文代文课型 《21.搭石》
(2013-12-12 08:25:32)
标签:
教育 |
分类: 优秀教案 |
21.搭石(以文带文课型)
|
具体内容 |
自备修订 |
|
教学 内容 |
《搭石》、《北山恋 故乡》、《声音的温度》、《爱心》 |
|
|
教学 目标 |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意思,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
|
|
教学 重难点 |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
|
|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
一、 导入部分 |
1、背景:轻快音乐 集体诵读《北乡恋.故乡》 2、师:在作者刘章的家乡河北承德,有着怎样的好风景令作者难忘怀。今天一起走进他的一篇文章——搭石中去寻找答案。 3、师生板书课题:搭石 |
|
二、 初读感知 |
1、出示自学导航(解决疑惑,交流批注) 2、检查词语认读(小组展示); 3、词语理解。 |
||
三、 以读代讲 |
1、思考:什么是搭石?搭石的作用是什么?请在课文中找出来,指名学生回答。 2、出示句子,生齐读。明确搭石的意思; 3、体会搭石对人们的作用(反复对比“脱鞋挽裤”的不便和艰辛。(板书:助人为乐) 4、出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风景) 5、课后思考: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美丽景色,仔细去找一找吧。 |
||
四、 以文带文 |
1、诵读《爱心》 |
||
书写时间 |
“洪”和“暴”的笔画区别书写。 |
||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
一、导入部分 |
复习导入: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上节课我们从乡亲们摆搭石可看出,他们内心的淳朴,助人为乐崇高品德。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助人为乐的风景 |
|
二、初读感知 |
一、构建阅读背景
1、思考: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的风景?你还从哪句子读出来的,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并试着用一个词语填在( |
|
|
三、以读代讲 |
二、精读课文,体会意境 (一)体会人们的善良 1、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指名朗读,质疑:读着读着,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板书:善良) 2、理解“踏”: 师:你现在就是这位大叔,您今年高寿啊?您这么急着赶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吧?我看到您刚才已经从搭石上过去了,怎么又回来了呢?我还发现您在这块搭石上踏了几个来回,您这是── 师(质疑):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踏? 师(朗读指导):是啊!正是这个小心的踏,踏了几个来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这位老人的善良,你还能把这种形象读出来吗? 3、体会淳朴乡风,丰满人物形象: 师(引述):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还如此善良,你觉得中年人会怎样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们这样大的孩子呢?(更换主语,引读句子,例:一身风霜的中年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真是──淳朴乡风,代代相传啊! 师: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写满善良的风景。 (二)体会乡亲们间的和睦。 1、出示“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指名朗读。 2、体会“协调有序”:(板书:协调有序) 师(质疑):这几句话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师(引述):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现在让我们走到那一行人当中去吧。 师: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我──(生:抬起脚来),你呢──(生:紧跟上去);你──(生:抬起脚来),他──(生:紧跟上去);我们──(生:抬起脚来),你们──(生:紧跟上去)……这就是──(生:协调有序) 3、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师:这样协调有序的画面,真是让我们久久沉醉,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音乐,范读),去感受他们的和谐美好。 4、美读佳句,背诵积累: 师: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布满和谐的风景。 (三)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指名朗读。 2、师(质疑):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谦让、尊老、理所当然) 3、此情此景,多么感人,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要表达自己的赞美,如果你当时正站在岸边,你准备用怎样美好的语言来赞美他们呢? (生交流)。看样子,你还真不是刘章的老乡啊,他们是不会这样说的,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来证明。 4、理解“理所当然”: 师(质疑):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生交流)这里的人把什么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5、先扶后放,写话训练: 师:是的,家乡人把尊敬老人、互相谦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他们不把许许多多美好的行为与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画满谦让、尊老的风景。 三、总结全文,升华课文人文内涵 1、师(小结): 今天,我们走进了作者刘章的家乡,和他一起欣赏了搭石构成的美丽风景。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它是什么? 2、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朴的乡亲,就让我们饱含着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3、罗丹说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搭石发现了美,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平凡的事物,正等着你们去发现呢。 4、总结全文: 同学们,一块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调优美;一块搭石,就是一段谐调的舞,姿态婀娜;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然而,这些美好的行为,在乡亲们的眼里,是那么的──(生:理所当然),而在我们眼里,却构成了最美的风景,这就是──(生齐:搭石)。 |
|
|
四、以文带文 |
默读《声音的温度》 思考:指的是哪个声音?为什么说声音是有温度的? |
|
|
板书 设计 |
21.搭石=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