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古鉴》——救济类上 十四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大千世界 |
http://s9/bmiddle/003cxHx0zy6WJWzwaYof8&690十四" TITLE="《德育古鉴》——救济类上
故事19【原文】
陈洎,为开封府功曹。章献太后临朝,有族人杖杀一卒,当洎验屍。太后遣使谕旨,欲宥其罪;诸吏请以病死闻。洎正色曰:「彼实冤死,待我而伸。岂可惧太后之威,而不以实奏乎?尔曹弗预,我独任咎。」自为牍以白府尹程琳。既而太后原其族人,亦不罪洎。梦一人谢曰:「某冤非公不伸。阴司以公有阴德,注位贵显,生子孙贤,故来相报。」洎官台省副使。孙传道、履常,皆以文学显仕。
此伸死者之冤,与平反而活人命似异。然幽愤所在,不堪沈没。苟其公正,谳罪亦属生理也。彼受赇卖放者,能逃冥责乎?
白话文:
陈洎,作开封府的功曹。章献太后临朝,有她的族人杖杀一卒,该洎验尸。太后派人宣旨,想宽赦族人罪过;诸吏都要以病死判。洎正色说:“那人确是冤死,等我伸冤,怎么可以因为畏惧太后,所以不按实奏报?你们别干预,我独自领罪。”自己写案牍呈给府尹程琳。后来太后原谅了族人,但也没有定洎罪责。陈洎的孙子传道、履常,皆以文学担任显要官职。
这是为死者伸冤,又与平反而活人命不同。然而幽愤所在,不堪沉没。若是能够秉公处理,定罪也没什么不对。只是那些收受贿赂而枉法的人,能逃得过冥责幺?
故事20【原文】
羊道生,为邵陵王参军。其兄海珍,任溠州刺史。道生乞假省之,临别祖送。见缚一人於树,乃故部曲也。见道生,哀请云:「溠州欲见杀,乞垂救济。」道生问:「汝何罪?」曰:「造意逃叛。」道生便曰:「此最可忿。」即拔佩刀,刳其眼睛吞之。须臾,海珍至,又嘱决斩之。坐席良久,方觉眼睛在喉内,噎不下。索酒咽之,顿尽数杯,终不能去。转觉胀塞,遂不终席而别。在路数日死。
造意逃叛,可死也,道生自可不救也。乃人既死矣,又从而惨虐之。在道生不过逞一时刚忿,或借此以威其众耳。然与其求怜故主之心,竟何如乎?情上去不得,即理上去不得矣!若直死於刺史之法,无从为厉也。
白话文:
羊道生,做邵陵王参军。他兄弟海珍,担任溠州刺史。道生请假探望哥哥。临分别是制宴相送。道生看到一人绑在树边,是自己的故旧。看见道生,哀声求救:“溠州刺史要杀我,求您救济。”道生问:“你什么罪?”说:“故意逃叛。”道生说:“我最恨这种人。”随即拔刀挖其眼睛吞下。须臾,海珍来到,命人斩了犯人。座席很久,杨道生发觉眼睛一直在喉内咽不下去,于是和酒吞服,始终不去,所以不终席而告别。在路上几日就病死了。
故意逃叛,罪可死,道生当然可以不救。但人就要死了,又何必惨虐之?在道生不过逞一时刚愤,或许借此以威吓众人,然而其求救请怜之心,怎么可以熟视无睹?情上过不去,就是理上过不去啊!若直接死于刺史法令,应该是不会成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