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市十中教师夏懿的家风故事

(2018-07-26 15:40:52)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夏懿,铜陵市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曾获教学课评比全国一等奖、现场赛课全国一等奖;她负责的全国“十二五”青年课题已经结题,论文、微课、课件等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论文多次发表于省市级报刊。作为名师,满园桃李芬芳,她还为自己名字找到了一个诗意的注解。“《诗经·周颂》中说‘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意思是讲求美好的道德,遍施华夏,永保国家兴旺。而好的家风传承,可以成就个人美德,保持家庭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父母给我取名“懿”,就寄予了希望,镌刻了家风。我热爱教育事业,追求美德,传播美德,是我一生的追求与梦想。”夏懿说。

http://s5/mw690/003cx9czzy7mkO72Xv694&690

德以立志  夏懿的父亲文化水平不高,出生时翻遍字典,给女儿取名为“懿”,可“懿”字太难写了。上小学一年级时,夏懿和父亲吵了一架,要换名字,父亲却说:“这个名字是我和你妈慎重选择的,不能改。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连名字都怕写,哪还谈得上成才与追求美德,成人都难呢!”

父亲是家中的长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弟弟妹妹,很小的时候就随着舅舅背井离乡,来到铜陵谋生。读书对他来说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他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就要勤奋。你书读得好不好,就看你是否努力!”父亲的家训言犹在耳。夏懿知道,父亲勤劳朴实,爱岗敬业,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就是要她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夏懿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没有让父亲失望,终于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走上教师岗位。“美好的家风让我去追求美德,教师的特殊身份让我有机会去传播美德。”夏懿说。

http://s11/mw690/003cx9czzy7mkO9QC4W7a&690

修孝以敬  婆媳关系是大家庭中最微妙的,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和谐度。夏懿的婆婆是狮矿小学的退休教师,一生勤勤恳恳,待人和气,以大家喊她“老师”为荣耀。静静倾听婆婆说自己的教育故事,向婆婆诉说自己教学感悟,是夏懿与婆婆之间最好的情感交流。

    儿媳的孝敬,使得老人非常开心。夏懿记得第一次给婆婆买衣服时,婆婆笑得合不拢嘴,说:“穿过女儿买的衣服,没想到媳妇也给我买衣服哟!”夏懿嗔怪道:“您还分得这么清啊?”老人衣食无忧,做媳妇的仅仅给她搛搛菜,买买衣服,她就高兴的不得了。因为夏懿明白,“孝敬”最重要的是把老人装在心里,常回家看看,“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

http://s1/mw690/003cx9czzy7mkOaZjMc70&690

    忠诚教育事业  但作为教师,夏懿也有自己的苦恼,爱人常常抱怨:“为什么不把工作与生活分开呢?”学生如果出现问题,无论课内课外,她都会第一时间去处理,这样就造成了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周末和假日,也要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和交流。再加上语文教师有早读,早晨上班早,傍晚备课迟,大大侵占了家庭生活的时间,长年累月,夫妻之间难免产生矛盾。夏懿何尝不想多陪陪家人,她时常为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照顾好丈夫和孩子而内疚;但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便只顾风雨兼程,无怨无悔。这时,婆婆就是一堵防火墙,她常常告诫儿子:“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明白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婆婆的理解与支持,给小家庭带来了和谐与幸福。

关爱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事业是叶的事业,平凡而谦逊,没有花的尊贵,没有果的甜美。作为教师和班主任,夏懿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有着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对优生不忘激励表扬、对后进生不离不弃,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我喜欢每天上课前,把全班同学都看上一遍,用眼神与他们交流对话。我要让他们知道,无论成绩好坏,都是老师喜爱的学生。”夏懿说。

http://s5/mw690/003cx9czzy7mkOd5cZS94&690

曾经有一个淘气的男孩,在班级里不断闯祸,老师和家长都头痛不已。一次,他没有交作业,面对询问,他无所谓地说:“随你怎么样吧,反正我也不想好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好过!”夏懿很痛心。她告诉他:“你怎么可能从来没好过?当你平安降生时,妈妈知道你身体健全,她夸你好;当你用稚嫩的声音喊‘爸爸妈妈’,开始摇摇晃晃学走路时,妈妈知道你发育正常,她夸你好!”看到他有所动容,夏懿继续开导:“你曾经好过,你是妈妈的荣耀。是不是自己成绩没有考好,就觉得自己‘不好’了?”他点点头。夏懿鼓励道:“要成才,先成人。从日常规范做起,努力改变自己!”从此以后,这孩子开始认真听课,按时交作业。夏懿细心观察他的变化,及时表扬他的进步,他更加努力了。多年以后他感激地说:“老师,我现在很好,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这都要归功于您当年的不放弃啊。”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益处。”陶行知先生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从教十几载,夏懿见证过无数孩子的成长,她真正认识到要用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的错误,用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用诚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要用优秀的家风师德影响学生,进而带动学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为此我还结合‘传育立行’教育工程,在学校政教处的统一布置下,利用班会课晒家风、亮家训、树正气,宣讲先贤先烈和英模的家风故事,让学生和家长走上讲台述自己的家风传承,营造向上向善的育人氛围。”夏懿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