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下如何进行作业批改
(2012-09-13 20:43:02)
标签:
教育 |
大班额下如何进行作业批改
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
根据《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的观点,小学每班51 人以上就是超大班。我校共有25个教学班, 1802名学生,平均班容量72人。看着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们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虽然面对如此繁重的教学工作,我们却一致认为:作业批改是“劳神费思而弃之不能”的重要一环。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对作业进行全交、全批、全改、全复批。不仅如此,学校每月必须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评等,并记录教师的业务档案。为了能够及时、高效地完成作业批改这项工作,我们的做法是:
一、 作业布置讲艺术
(一)趣:作业设计的基础教师认为“百学趣当先”。尤其是小学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我们的作业无论从内容、形式和结论表述上都体现了一个“趣”字------趣在内容。低年级抓住学生喜新、厌多、图快、求趣的特点,尽量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如除书上的内容,还可设计猜谜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各类小竞赛等;高年级做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写小练笔、查阅资料等。-----趣在形式。可设计求同练习与求异练习,顺向练习与逆向练习,操作练习等等。---趣在结论。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尽量允许有多元的答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精:作业设计的根本是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这里的“精”,首先是作业的量要少而精,教师要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作业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其次,作业的内容要几经思量,要有针对性,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实而不华;第三就是作业难度要分层,作业数量有弹性,不搞一刀切,即给好、中、差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
二、作业收发讲艺术
收发作业时,由于班容量过大,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互助小组,每组都有一个负责收作业的小组长。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固定的学号,这样,几个小组长按号排下去,就很容易知道交作业的情况了。还有的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收齐的小组实行加分制,不齐的组则实行减分,收作业的时候要求小组长替组员检查,对于漏写的,和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错误要求组员当时改正。书写工整、认真的给小组加分,每周五进行评比,对优胜组发喜报,个人在班评比表中加小红花、小红旗,因此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不甘落后,时间长了各个小组的组长就争先恐后地查、交作业了。检查背课文的作业时,由负责检查背课文的小组长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检查,一般每次背课文都给组长一天或者两天的时间。最后将到了时间期限还不会背的同学名单汇总给老师,也就是剩下几个学困生了,教师检查起来就会容易轻松得多了。这样安排,既检查了全体学生,又关注了个别学生。
三、作业批改讲艺术
(一)养成好的批改习惯
1 随堂批改
在课堂上争取“精讲精练”,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如计算,是一种技能,需要时间进行巩固。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一堂课中,如果能够留出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效果肯定是好的。具体的批改,我们觉得学生边练习教师边批改是较好的方法,老师不要坐在讲台上批,而是走到学生中去批改,这样做,第一不影响学生书写,氛围好;第二相当于面批,可以灵活及时地进行指导。
2 当天批改。
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教师应看到,每一份作业的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本作业都是一本耐读的“书”!所以对学生的作业一定要当天批,当天改,从思想上不能拖拉、懒散。利用空堂时间批,利用课间时间改,这样才能发挥作业的最大作用。作文批改是语文老师的大难题,尤其是大班容量的作文批改更是让人头疼。既要做到全部批改,又得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得一本一本地啃。教师们的经验是学生写完一个作文,就给自己定数量,定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规定的数量。批改时不仅给出分数等级,还写出眉批和总批。
3 精批细改。
作业收齐后,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各8——10本,进行精批细改,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好学生的作业从解题思路、能力、习惯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中等生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一步到位,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第一步:只要求作业格式写对了就可以了。第二步:则要求逐步提高正确率。第三步:进而要求书写得整齐一些,美观一些。这样,把要求分成几步,把握好度,使好的习惯逐步养成,学生容易接受,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4 自我批改
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习作练笔和作文,也是采取先自评,然后互评,最后教师评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找错字,找语病,然后小组交流,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教师进行批改,省时高效。拼音田字格,这样的作业量少又简单,让学生每次自己写完后先检查、改错,然后同桌俩互相检查、改错,这样进行过后,作业上的错少了,老师批改起来就省事多了。
5 学生相互批改
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作业,实际上也是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这种批改方式主要适用于语文听写作业,比如古诗的默写,课文段落的听写;数学计算、选择、判断等。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简单的练习,教师可按“好、中、差”搭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组长带领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批改,同桌互批要求尽量做到批阅正确。批改后统一交给老师,再由老师检查核定,给出分数等级。
6 教师重点面批
每次针对作业出现错误较多的题型,教师要及时讲解,及时总结作业情况,表扬好的学生,指出优点,对于差生就要重点面批了,一边讲解,一边纠错,对于书写不认真,作业马虎的孩子就要耐心沟通,改正它们的不良习惯。
7 生“评”师改
课前,教师先把上次的作业写在黑板上,将学生作业中典型的错误列出,复习提问时组织学生批改。由于学生长期被教师评价,一下子变成批改教师的作业,积极性很高,会批改得特别认真。在批改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和评价,弄清了正确答案,理清了思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8 老师互批
同年级组的教师共同批改作业,这样互相促进,批改作业也能提高效率。
9 批改有记录
批改有记录,才能正确地处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首先要将有关数据记录下来,如作业的优秀人数、及格人数,占全班百分比;出现错误的人次、题数及百分比等。其次要及时把学生作业中的错例记下来,归类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还要把学生解题的独到之处记下来。可设计有关记录表格,以便作业讲评。
以上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教师可以灵活交错使用,以提高作业的评改效率,起到作业教学应有的作用。
其次 注重激励性评价原则
(一)注意评价语言:
当学生作业有了进步,老师就写到:“你的表现真让我惊喜”等,给学生力量;当学生作业错误较多,老师就写到:“只要细心,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给学生勇气;当发现学生抄袭作业,老师就写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等,给学生暗示;当学生书写乱时,老师就写到:“要是再工整些,就更好了”等,给学生方向。
(二)定时举办作业展览
定时举办作业展览,既可以展示各班作业的要求、书写、设计情况,又可以展示教师的批改情况,为教师的相互学习搭建平台。教师们在展览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可以举办优秀作业展览,可以为优秀作业的学生拍合照,并起相应的名字,如规范作业生,书写优秀生等,从而抓实批改作业这一环节。
四、
(一)养成改错好习惯
告诉学生改正作业中的错题的重要性。如果把我们的学习比作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大船,那么作业和练习中的错题就是船上的漏洞,一个漏洞不补,两个漏洞不补,久而久之,不难想象会有怎样的后果。反知,假如我们勤快一些,出现一个漏洞补好一个,那么这艘大船一定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二)改错作业有体现
大班容量的作业批改中,符号语言可以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师在作业批改中用上“+”号,如果分数旁有“+”号,说明你的作业中存在错误,注意了,你一定要把它改正过来,然后找老师帮你加上分数,这样之后,你的作业才算彻底完成了。
如果学生当时没有时间改正错题,或者忘记了,我们还有一次机会可以补过,那就是告诉学生每一次写作业之前,都要先看看上一次作业的批语,如果分数旁有“+”号,就必须先改正错题,再写新的作业。同样,作业交上来的时候,老师也会先看上一次的批语,你改过来我就会给你加分。这样做,我们既督促学生改正了作业中的错误,又节省了批改作业的时间。
五、差生辅导讲艺术
(一)差生作业是老师最头疼的。作业错题多,完成效果不好,在座位的安排上,老师就要多动心思,给他们安排一个优秀的学生同座,采取一帮一的形式,给他们讲不会做的题,督促他们抓紧时间完成。每个月,班级都要评出优秀同桌,给后进生颁发进步奖,并把他们的作业在班中展评,让同学们看到他们闪光的地方,以资鼓励。
(二)批改完后有错的马上反馈给学生,收齐错的作业后,教师再复批,对于还是有错的学生,就采用结对子的方法,一对一指导,因为改了一次还是不对,说明孩子在这里有困难,老师就要给予帮助。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也会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请家长和老师一起帮助学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