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好习惯、好人生计划
(2012-09-23 13:04:30)
标签:
杂谈 |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此话道出了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的确,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已十分不易。俗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正是这个道理。孩子早期获得的经验,将在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因此,家长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幼儿目前的需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小班学期中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谈谈自己体会和见解。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指什么,包括哪些方面?
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其中包括生活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礼貌行为习惯,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礼貌交往、文明举止等等。
二、在一日活动中,小班幼儿呈现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始终呈现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按其呈现的形式归纳为:生活活动行为,运动活动行为,学习活动行为和游戏活动行为。
生活行为习惯
卫生习惯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1、爱清洁、讲卫生。
2、知道粗浅的个人卫生保健常识,能配合成人预防和治疗疾病。
3、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学会正确使用小勺独立、干净进餐,不挑食,咽完最后一口再离开座位。
2、饭后主动擦嘴、漱口。
3、能将餐具分类摆放整齐,拿放餐具要轻。
4、经常喝水,喝水时不洒水;知道不能喝生水。
5、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饭前便后主动洗手。
6、学会洗脸、刷牙,能将盟洗用具摆放整齐,并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7、正确使用自已的毛巾、水杯、手绢,并学会洗手绢、袜子。
8、学会上厕所,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9、学习按次序脱衣服和鞋袜,将衣服叠放整齐,放在固定的地方。
10、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安静入睡,不带玩具上床,听见信号能迅速起床。
11、学习铺被子,并学会叠被子、毛巾被。
12、不用手或脏手绢揉擦眼晴,不将手或其他异物放进嘴、鼻、耳里;知道没有成人的同意,不随便吃东西。
13、学习收拾玩具,不随地吐痰,知道不能乱扔果皮、纸屑等。
14、学会正确搬椅子的方法,学习摆椅子、擦椅子。
15、知道身体不舒服时告诉成人,能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16、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在马路上不乱跑。
|
生 活 技 能 |
生 活 卫 生 习 惯 |
生 活 卫 生 常 识 |
教育幼儿独立完成部分 |
会系口、解扣 会穿开口上衣 会穿、脱袜子 会穿、脱裤子 会擦手、洗脸 会擦脸、擦油 会用手绢、拿水杯 会漱口、卷袖子 会洗手、搓肥皂 会分清左、右脚 会洗手绢、袜子 会搬椅子、摆椅子 会擦椅子、摆餐具 会戴帽子、脱上衣 会铺被子、叠被子 会使用餐巾、餐具 会把衣服叠放整齐 |
不吃手指 安静人睡 不随地吐痰 玩具会玩会收 饭前主动洗手 不用手揉眼睛 喝水时不洒水 不带小玩具上床 听信号迅速起床 能卷好衣袖盥洗 会轻拿轻放餐具 将餐具分类摆放 将盥洗用具摆整齐 学习独立、干净进餐 能做到基本不挑食 会干稀、饭菜搭配吃 咽完最后一口再离开座位 |
知道刷牙时上下刷牙面 知道为什么漱口 知道不能随地吐痰 知道为什么不能喝生水 知道手绢用途、用完收好 知道生吃瓜果要洗净 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知道便后把纸扔进纸篓 知道便后怎样冲便池 知道不能乱扔果皮、纸屑 知道晚睡前洗脸、刷牙 知道为什么不能用手揉眼睛 知道不能在厕所内玩 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
在成人帮助下完成部分 |
会叠被子 会穿套头毛衣 正确使用餐具 会擦桌子 会把衣服叠放整齐 |
不光脚踩地 不用手抠鼻孔 保持手的清洁 坐姿基本正确 把鞋脱放整齐 便后主动洗手 盥洗时不把衣服弄湿 能保持个人仪表整洁 |
知道怎样擦屁股 知道晚睡前洗脚、洗屁股 知道不能把玩具放进口鼻耳内 知道为什么不能抠鼻孔 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知道怎样过马路 |
部分幼儿完成部分 |
会翻衣领 会系鞋带 会套枕套 |
不捡地上的脏东西 盥洗时将水甩在水池里 |
知道在马路上行人要走人行道 知道刷牙时前后移动刷颌面 |
1、独说穿脱衣服,并基本叠整齐。
9、培养基本的卫生习惯 (不吃手指,不抠鼻孔,不挖耳朵。学会用手绢,不乱扔脏东西)。
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一、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遵循不做剧烈运动,又有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原则,恰当地组织幼儿餐后活动
1.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
引导幼儿选择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图书、系扣子、穿珠子等。
2.师生交谈。
教师照看幼儿送餐的同时,可对吃完饭的幼儿个别进行交谈,谈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如动画片。这样可以密切幼儿和教师的关系。
3.散步。
根据每周的教育目标,领着幼儿自由地到户外观察散步,谈论自然景象,丰富幼儿的感知觉。
二、卧室保持安静
因为睡前组织了安静的活动, 所以孩子的大脑皮层逐渐适于进入抑制状态,为了使卧室保持安静,我们培养孩子:
1.轻声走进卧室。
告诉幼儿走路要象小猫,轻轻走路没声音,比一比谁拖鞋换得快还不出声音。
2.临睡时保持安静。
我们在培养孩子学习脱衣服时,对能力强自己能脱衣服并能折叠好的幼儿,用点头、微笑加手势来表示他们做得真棒,使他们信心倍增;对能力弱,需要帮助的幼儿我们允许他们轻声对小朋友或教师提出请求。这样可以养成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学习按顺序脱衣服并放在固定位置。
午睡前要求幼儿先脱裤子,折叠方法是裤腿对折;后脱上衣,折叠方法是:“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最后再对折一次将衣服放在床的右侧。
4.养成正确盖被子的好习惯。
为了使幼儿养成正确盖被子的习惯,我们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掀开一扇小门,轻轻慢慢钻进,再把小门关紧,快快闭上眼睛。”
这样孩子们在儿歌中学到了盖被子的方法。
三、较快入睡
午睡前,我们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开窗通风,床铺整洁,室温适宜,环境安静。 午睡时间从12点~14点两个小时。午睡时给孩子放舒缓的世界名曲,孩子形成条件反射,入睡较快。根据我们的调查,孩子躺下后十五分钟左右入睡的占75%,二十分钟左右入睡的占21%, 四十分钟入睡的占4%。13:50分我们开始放音乐,这样可使醒了的幼儿欣赏音乐,没醒的幼儿渐渐从睡梦中醒来。这样下午就会精神饱满,还可以防止孩子因突然睡眠中断而引起的恐惧心理。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所采用的方法有:
(一)生活中培养。
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 需要在一日生活中坚持不懈。
1.示范讲解法。
小班孩子,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通过观看情境表演 《小娃娃睡觉》,使他们知道好娃娃睡觉是轻轻走进卧室,坐在自己床上脱衣服,睡觉时小手放右边,被子盖好,眼睛闭好。 娃娃睡醒有小便时会自己悄悄地去小便。起床穿好衣服后要去小便、洗手、喝水。我们告诉孩子,只有睡觉好,吃饭好,身体才长得棒。通过观看表演,孩子们亲眼目睹记得住,有效果。
2.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儿歌来配合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通过歌曲《小猫小猫你别吵》培养孩子要轻轻走进卧室。当有的孩子忘记时,我们会及时提醒他:“轻轻走,像小猫一样没声音”,使孩子明白进卧室需要保持安静。 通过儿歌“小朋友,来睡觉,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闭闭好,安安静静睡得好”,使幼儿明白安静睡眠的道理,在音乐声中就会较快地入睡了。
3.表扬鼓励。
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利用“看!我最棒”评比栏,通过贴小红花的形式表扬午睡中做得好的小朋友,要求小朋友向他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二)游戏中练习.
利用角色游戏进行练习。小朋友当妈妈,喂娃娃吃饭,哄娃娃睡觉,帮它叠好被子,把娃娃的手放在被子里。娃娃睡着了,妈妈会轻轻地走不发出声音。在游戏中幼儿巩固了在生活中培养的良好睡眠习惯。
(三)家园共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必须坚持一贯性、一致性的原则,需要班里三位教师共同配合,一致要求,也需要家庭配合教育,这样效果才好。 我们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 我们对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要求家长与我们密切配合,同时利用家园联系薄、来园离园时与家长的交谈。
运动活动:
1.不独占、争抢活动器械,学习轮流使用器械与同伴一起玩。
2.行动时能听从指挥,集合时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分散活动时能认真活动,不在场地内任意追逐。
3.爱护活动器械,轻拿轻放,玩后会放回原处。
学习活动:
1.能正确的搬椅子,不推挤,椅子轻轻放。
2.能保持正确的坐姿(以感觉自然舒服为宜)。
3.安静的倾听,说话先举手,发言时站姿自然大方。
4.活动时不乱动桌上放置的学具。
游戏活动:
1.能与小朋友一起友好地玩,不大声喊叫。
2.知道玩具是大家的,不争抢和独占玩具,学习轮流着玩,会互相谦让。游戏中能运用”请”“谢谢”“不用谢”“请你给我玩好吗?”等礼貌用语,与同伴商量着玩。
3.爱护玩具,不把玩具放在嘴里,轻拿轻放玩具,能自觉拣起地上的玩具,不擅自将喜欢的玩具带回家。
4.游戏时,愿意听信号做相应的事情。
5.自由活动中会和同伴友好地玩,不推人、打人,不在场地上乱跑。
6.自由活动时能注意保持衣服的整洁,不故意在地上爬滚,不玩脏物。
7.不摘花草树叶,爱惜公物,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脏物,注意环境整洁。
文明举止、爱劳动习惯培养:
1.愿意上托儿所或幼儿园,愿意亲近老师或熟悉的成人。
2.能跟随老师参加集体活动,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尝试与喜欢的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体验其中的快乐。
3.能觉察自己和他人明显的情绪表现,在成人的提醒下乐意招呼他人,并能使用日常礼貌用语,能进行简单的应答。
4.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班级名称。
5.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乐于帮助家里成人做一力所能级的事。如:摆碗筷,摘菜、摆椅子等。
6.学习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简单的规则。
7.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早期阅读实施目标
2、创设适宜阅读的环境。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任务是创设安全、卫生、舒适、愉快的环境,保证幼儿健康、愉快成长;引导幼儿主动活动,促身体健康发展;引导他们感知周围环境,对环境有兴趣,发展感知觉,促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幼儿喜欢与人交往的态度,形成初步的独立意识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发展;在生活中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力;激发他们发现美、感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