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而复始

(2013-09-05 21:24:17)
标签:

gay

hiv

艾滋病

感染者

同志

    确诊的1年又10天。

    最近的心情很复杂,想辞职但是又怕换工作体检麻烦,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确诊过去一年了,可以说艾滋病已经对我的心情没有什么影响,只是这个体检的问题确实是个牵绊。其实我也知道自己多虑,但是总是怕有万一嘛。这就像那帮恐艾的人,其实大的道理都懂,总是拿那些可能性吓唬自己。

    跟艾滋病这个标签生活了一年多了。从去年8月15号的初筛阳性,到8月27的确诊,到9月份的再次确认。一路心里坎坷我都记在了这里。越到后来越不想写、越不知道写什么。感染前吧,知道艾滋病是很严重的病,但是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所以也不care;到后来感染了,查出来了,开始拼命的关注跟这个词有关的一切的东西;然后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那些注意力也就慢慢散去了。这就像一个波的波峰波谷、来回震荡。我知道照此下去,下一个引起注意力大爆发的点应该是交叉感染、并发症或者耐药什么的。那就简直是糟糕透了。不过人性使然嘛,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路,我的敏感度还高一些,时常关心自己,定期检查,应该没那么糟。

    说到检查,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中国的防艾策略,堆在初筛上的资源要远远多于治疗,发现重于治疗的意义是什么——告诉世界中国的艾滋病有多么严重么?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从06年到现在感染者的规模增长趋势非常快,而爆发阶段应该主要集中在09年之后,如果当时就采取发现即治疗的方案,那么现在的新感染者人数会不会小一个数量级。当然,过去的事情没法改变。不过以史明鉴,我总觉得国家现在的应对政策还是不够积极的,它只做到了几年前应该做到的程度,然后再冠上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名号。所以我总喜欢拿艾滋病开政治玩笑:得艾滋病不可怕,在中国得艾滋病比较可怕。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不是在中国,你不见得会因为同性恋这个问题得艾滋病的。

    其实感染艾滋病真的没有啥,跟常人比比呢,就是结婚生育上有区别,还有就是吃药,如果本身是gay呢,那就只牵扯到吃药的问题。这周和微博上的小朋友一起吃饭,小孩一副特别现实的样子跟我谈死亡,然后说觉得自己就能活十年,还说想到父母因为自己的离世伤心自己很难过。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好的情愫,说明爱嘛。但是这个十年的数字不靠谱,这要是过两天出门不小心被车撞死了,那你爸妈剩下那九年不白哭了。又说到高危,似乎每个人都会痛恨自己被感染的事情,拿出来都可以讲一个生动丰富的故事。而往往我不喜欢听这样的故事。没什么新意。无非就是怎样脱衣服、怎样亲、怎样插、怎样射,射完了就不用讲了,拔出来之后就太现实,啥都写在脸上。对于这样的故事,我一般都只会问一个问题:爽么?对于这个已经过去的事情,你能得到的唯一的东西就是爽比不爽值得。

    我会更多地去劝别人关注过去事情的好的一面,哪怕是高危时抽插的快感。因为除了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人是可以靠自己的负面情绪发达的。有多少放不下的过去,就有多少拿不起的未来。

    说到做爱,我觉得男人也像女人一样,有自己的生理期在。总会隔段时间有很大的性欲,总会有段时间冷淡。找男朋友就是要找和自己的生理期吻合的人,同一个时间有激情,同一段时间有理性;或者两个人磨合得差不多也好。做爱就是一个默契一个气氛。倘若有一天晚上419,激战的时候,我听到十点钟的闹铃响了,我的心情一定会释然很多,假装上个厕所,默默地等他吃了药回来继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朋友
后一篇:自助者天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