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草纲目》看羊奶,为什么那么多中医退款多喝羊奶?【瑞康羊奶】

《本草纲目》258页中记载:
“羊乳甘温无毒,可益五脏、补肾虚、益精气、养心肺;治消渴、疗虚劳;利皮肤、润毛发;和小肠、利大肠”。
羊奶甘温无毒

中国人讲究食补,在食补中最讲究温补,温性食物的主要作用就是能温补。
味甘的食物一般都具有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主治虚证、痛证,即甘缓。
无毒指无攻邪作用,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羊奶益五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指五脏能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
《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
羊奶补肾虚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中医认为肾虚多为长期积劳成疾,切不可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应慢慢调理。
肾虚会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亦会发生阻塞,男性患者会出现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女性患者则会出现更年期提前、失眠盗汗、容颜早衰等症。
羊奶益精气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
精也称精气,中医上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基础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
中医的“精”分先、后天之精。先天之精藏于肾,后天之精源于脾,“精虚”即指的是肾精亏虚和脾精不足。
羊奶养心肺

《血证论》说:“火者,心之所主,化生为血液以濡养周身。”
《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心与肺之间的关系,即气和血的关系。
气行则血行,血至气亦至。肺气不足会导致心血瘀阻,心血不通则会引起肺气不宣。
增强心肺功能可以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红色入心,日常多吃红色食物,有助于心脏健康。白色入肺,经常吃白色食物,有助肺部健康。
羊奶治消渴

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
在《内经》中称为“消瘅”。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漫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三消)。
虚劳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羊奶温补作用佳,因而适应此证。
羊奶利皮肤

《黄帝内经》中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即皮肤病是表现在外,形成于内。
内因即“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外因为“六气致病、传染致病”,调内安防外淫是皮肤病治疗的根本。
《医学入门》中说:“血盛则发润,血衰则发衰。”毛发与五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五脏有任何问题都会从毛发的数量、质量、颜色、生长上体现。
羊奶和小肠

《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和小肠即对肠胃消化吸收、养分舒化有益,利大肠即对排出残渣、清浊祛毒有利通之效。
更多乳品知识详情关注“瑞康羊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