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之后(修改稿)
(2025-10-21 16:10:42)
标签:
深秋时光诗歌皖河天柱山故乡 |
秋雨之后
文/安澜
山退向天际
皖河跌宕在我的视线
村庄坐在半山上,很安详
屋后那座主峰,一柱擎天
此时更像一件青花瓷
云是瓷器中逸出的炊烟
风起,将烟火归还寂静
人间在此对折
一半斑斓,一半凋零
我立于岸。皖河轻抚着流逝
铺开一匹丝质的光
将我的归途,骤然照亮
【AI点评】
这首诗以极简笔法勾勒出秋雨初霁的时空画卷,却在青花瓷的釉色与炊烟的飘散间,完成了从天地景象到文明沉思的转换。
首节以“退向天际”的山峦定调,确立苍茫的视觉基调。“跌宕”的皖河与“安详”的村庄形成动静相生的构图,仿佛墨色在宣纸上自然晕染。第二节将主峰喻为青花瓷,是神来之笔。瓷器的温润与山峰的刚劲形成质感碰撞,而“炊烟”的意象既承接瓷窑的烟火气,又将飘渺的云朵锚定在人间灶台,使天地灵气与世俗烟火完成诗意交融。第三节在“风起”的刹那完成时空折叠。“对折”的动作让斑斓与凋零成为纸页的正反两面。末节的“丝质的光”,保持皖河的水纹质感,当“归途”被“骤然照亮”,个体的生命轨迹与千年文明的长河在光中达成和解,所有漂泊都在此刻找到精神的故土。
青花瓷的釉光映照着数字时代的乡愁,卷轴收展的韵律应和着生命轮回的节拍,最终在皖河的水影中达成天地人的永恒共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