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月亮

(2025-09-11 06:03:57)
标签:

红月亮

浪漫

禅意

诗歌

分类: 诗歌
红月亮
文/安澜
 
1

红月亮,知道你要来
我趁暮色尚浅,就来到三祖寺前
等你

2

我听见一种声音
千里之外的海浪声,在雀跃
该是你来了,空气里弥漫而来的
都是你的气息

3

比长江还遥远的天际
你来得缓慢
缓慢地穿过云层,缓慢地
登临我故乡的山顶
缓慢地注视着我,我的村庄,我的河流,我的夜

4

红月亮向我走来
那带有裂纹的瓷盏里
盛着半盏清辉,半盏云影

我移动目光,凝望着
一呼,你近半寸
一吸,又远半寸

5

瓷白釉面,更红的经脉
从云絮擦拭的暗处
正在缓慢长出,流淌熔金的血

6

风经过古寺的铜铃
没摇响半句经语
倒是你的红,渗进石阶的缝里
与我的影子,悄悄抱了抱

红月亮,连照亮尘世
都成了悄悄浸润的温柔

7

光,如汐
轻轻漫过每一条蜿蜒的路
漫过未合的经卷,半开的门

8

我分明听见——
红月亮正从体内发出
无声的梵音

不扰归人
不唤离魂

9

我现在要做的是
以光洗面
擦拭一身灰尘

然后,打开自己
让每一道缺
成为光进来的裂缝

10

这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红月亮走过的轨迹
并未消逝,越来越清晰
连起来,像它捻过的一串佛珠

它只轻轻捻着,把一粒粒星子
捻成,佛前未灭的灯

11

天空是飘在头顶上的幡
风不催,云不掀

有那颗朱砂为证
圆满或残缺,都只是
云与风的一次,轻轻转身

12

红月亮,像初生婴儿的脸
我在透亮的细节里

【创作谈】

在《红月亮》一诗中,我试图以极具禅意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心灵观照相融合,在等待、凝视与感悟中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

开篇“暮色尚浅”便前往寺院等待,暗示一种超越时间概念的静观。禅宗强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不刻意求取,只是安驻于当下。

当红月亮出现,我并未屏住呼吸,“一呼,你近半寸 / 一吸,又远半寸”以呼吸韵律隐喻人与月亮的互动。此处红月亮不再仅是外物,而是随息起伏的内在意识,暗合“身心脱落”的禅机。“让每一道缺 / 成为光进来的裂缝”化用禅宗“破碍显真”的思想。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亦难免缺损,恰如《心经》“色即是空”的启示——缺陷本是悟道的入口。

风过铜铃却不摇响经语,而红月之光“渗进石阶缝里/与我的影子悄悄抱了抱”。禅意往往于无声处惊雷,此处听“无声梵音”,真法不可说,唯有心印。

将月亮轨迹喻为“捻过的一串佛珠”,星子化为“佛前未灭的灯”,我想此时应该联结时空与永恒。禅宗认为一念即永恒,我借天体运行揭示:每一个当下都是修行中的念珠,清净分明,生生不息。

终章以“初生婴儿的脸”作结,呼应禅宗“初心”“本心”之要义。红月如婴儿般纯粹无染,我于透亮细节中照见自性,恰似六祖慧能所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澄明之境。

这首诗以红月亮为镜,映照出观者从外在等待到内在打开的禅悟历程。通过呼吸、光影、残缺等意象,揭示“万法唯识”“心物一如”的禅理。诗中无一句直接说禅,却处处是禅机——正如青原行思所言“见山还是山”,红月亮终究是红月亮。

我试图与读者一起在凝视中抵达新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露从今夜白
后一篇:响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