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谈贾旵东行草艺术风格的形成

标签:
潜山书法人物行草艺术 |
分类: 潜阳人事 |
雄强刚健
——浅谈贾旵东行草艺术风格的形成
文/安澜
【个人简介】贾旵东,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潜山县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任潜山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浸淫于书法大师周慧珺的行草艺术,作品多次入展省内外书展,并在湖北、江西、安徽联合举办的“三边书法作品展”等书展中获奖。
http://s7/mw690/aed41548gd86e35554dd6&690
贾旵东是在2012年4月潜山县书法家协会换届中,被推选为县书协主席的。在此之前,我与他本人并未太多的接触,只知道他是县经信委主任,是一位严谨务实、办事干练、谦逊热情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去年,县书协开展了很多的活动,我有幸与贾旵东有了更多的交流,对他的行草书艺也有了较深的了解。
贾旵东自幼就痴迷于书法这黑白相衬的天地。在学生时代,就勤奋临习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祭侄文稿》、赵孟頫的《洛神赋》《道德经》、米芾的《蜀素帖》、王羲之的《兰亭序》等名家名帖,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滋润于自我之笔端。喜欢写字,那是他与生俱来的热爱与癖好。起初,他用毛笔蘸水在地上练,用墨汁在旧报纸上练,用毛边纸来习练,这么无师自通地练了很多年。他先学楷,继练隶,再习行草,一门心思想把字写得一如字帖上的那般好。点、横、竖、撇、捺,铁竖银钩,心上、手下,都在琢磨字体笔画的走势与力度。在习字之间,皴、擦、点、染,时时引发新的灵感,力求下笔意度天成,字体遒劲飞逸。临帖,成为他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不论寒暑,工作再累,他也没有间断过。
上世纪八十年代,贾旵东第一次看到当代著名书法家周慧珺的书法作品,就被那刚健俊逸的行草艺术所吸引。同时激励他锲而不舍学习书法的更是周慧珺的学艺精神。爱好书法的人都知道,周慧珺成名于七十年代,文革中家庭遭受变故及自身多疾病折磨,而她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实现了书艺道路上的拓展和突围,成为一位令人喜爱的书法家。
寻着周慧珺成功的足迹,贾旵东开始潜心临习周氏《古代爱国诗歌行书字帖》和《千字文行书字帖》等字帖和报刊上发表的书法作品,空闲时,上网观摩关于周慧珺书法创作的视频,渐渐理解“疏密、聚散、轻重、开合、大小、虚实”等等形式组成的变化统一关系。
贾旵东对一些盲目跟从的现象不以为然。他认为,汉字是方块文字,是象形文字的组成含义,艺术是人们的意识产品,是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字划的布局既要有来自传统的继承,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创作。现在不时出现的一些书法作品不是过分夸张字体结构,就是毫不讲究用笔,这种主张毫无拘束的个性,用心情随意创造书法艺术的作品,所创造出来的书法作品,老百姓看了也弄不懂,内行人了看了也似懂难懂,这种所谓的创新精神,似乎走得太远了,太偏了。
通过不断地临习,贾旵东渐渐掌握了周氏书法创作的要点,即书法创作要妙于起倒,达到八面灵动、八面出锋的境界。用笔如同风樯阵马,淋漓痛快,笔画爽洁、刚健,长画每每一波三折,具山谷意态。时而笔墨浓重、密不透风,忽而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回旋顾盼,舒放自若的神趣,充盈于行款之间。结体略带夸张,线条凝重苍厚,打破了传统书法审美的约束,于潇洒俊逸之外更显出雄强俊迈的宏大气魄。在谋篇布白上特别注意章法布局,力求“知白守黑”、“虚实相生”,不让一字一行一处平平实实,总是大与小、粗与细、正与侧、长与短组合在一起,在强烈的对比中产生气势和力量,又从黑白错落的分割中,构成气韵生动的画面。
学书的过程是一个传统的过程、经历着碑帖的传统继承与创新的过程。贾旵东每一件书法作品都力求臻美,往往一幅作品可以写几十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的书法创作包含着自己强烈的个性,把传统的书法原素融合到当代的书法艺术中去,形成了如今“雄强刚健,潇洒俊逸”的行草艺术风格。
http://s3/bmiddle/aed41548gd86e38c66f52&690
http://s3/mw690/aed41548gd86e50f85b32&690
http://s2/bmiddle/aed41548gd86e3d3091f1&690
http://s14/bmiddle/aed41548gd86e433c48e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