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杨中心小学 王国兵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六册第10课《小海龟起步走》。
课前我对本课进行了深入研读,下面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阐述自己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一、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起步,是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最佳激发点,能否很好的利用将是今后教学成败的关键。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本课知识内容如下:“PC Logo”软件的运行方法、界面组成;然后让小海龟出场,通过运用“fd”、“bk”、“rt”、“lt”等命令,指挥海龟画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材的处理
我认为,学习兴趣生成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否愉快、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到的东西是学生最重要的收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是否继续保持或增强了。Logo语言的基本作图功能很有魅力,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时,教师充分利用活泼可爱的“小海龟”通过运用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图。当屏幕上出现自己设计的图画是,会激发学生的愉快心情,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
五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程序设计语言,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及由于了解不深而产生的神秘感,需要教师利用他们的神秘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持学习兴趣。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英语词汇量,本课的四个命令学生都知道。为此,他们有着进一步探索的可能,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
三、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特点的分析,按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我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有:谈话导入法、演示讲解法、提问引导法、任务驱动法等。
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引导他们采用如下方法:自主探究法、竞赛法、合作学习法等。
五、
积极的评价是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本节课我积极开展正面评价,注重在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体验,鼓励学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力求使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