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史未安先生

(2013-05-29 08:35:30)
标签:

宁夏银川

单单

日子

谈到

史未安

情感

分类: 随心随笔

本来是要睡觉的,无聊之际,用手机进空间转转,当看到一位作家转发的说说时,我就再也无法睡觉了:著名学者史未安昨日被义乌警方扣留了。原说说发布人说其因在于“他每周五在清真寺门口摆摊卖经书”然后呼吁各位关注此事的动态,祈求真主保佑他平安脱离危险。但我认为发此说说的人并不诚实,史先生被扣留肯定不单单是因为“他每周五在清真寺门口摆摊卖经书”。

史未安先生我多少是了解的,他的作品和对当今伊斯兰的影响我也是比较熟悉的。我之所以称他为先生,是因为我对他的热衷和才华是挺欣赏的,他对现今大学生的信仰回归多少是有贡献的。我对史先生是怀有敬重的,但我对他的行为和思想是不怎么赞成的,甚至觉得他对伊斯兰现今在中国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甚至会给更多的穆斯林带来灾难与血腥。也许有很多人不赞成我的说法,但我尊重每一个人的看法,也希望大家不要因我的言论和主张而攻击我。现在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史未安先生。

史未安,汉族。1970年出生,浙江宁波人,1995年在京写作期间皈依伊斯兰教。1997年因组织“穆斯林青年盟”入狱三年,出狱后从事宣教资料编写和教学工作,著有《伊斯兰光辉》《走向真理—伊斯兰信仰与道德》《伊斯兰和平与文明的呼唤》《穆斯林青年宣教手册等》。期间直接和间接组织大学生及汉族穆斯林参加多种宣教活动,并且很多活动是在中国宗教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之外,曾频繁组织很多户外的哲麻尔体及宣传,也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印刷大量的宣教手册到处发放,近几年内有很多穆斯林都追随他一起进行宣教,并且借助庞大的网络体系进行宣教。

我第一次接触史先生的作品是在广州的一家工厂。当初有一位他的追随者,一位汉族穆斯林大学生(我不怀疑任何人的信仰,因为没有权利)。小伙子在进入工厂后的第一天便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他第一次来我的宿舍就给我说他是一个汉族穆斯林,他给我讲述了他的信仰历程,我也认真地听着。

“你是穆斯林吗?”他问。

“是”我点头应答。

“你是大学生吧?”他又追问。

“你对伊斯兰了解的多吗?”他又问。

“不是太多。”我答道。

“你会清真言吗?”他又问

“会”我答道。

“你念我听”

我念了阿拉伯语的,他又让我翻译,我又答曰:“‘除真主外,别无应受崇拜的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或翻译成“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你的发音还一般,解释的时候是有误的,前一种解释还算可以,就是得把‘真主’改成‘安拉’,‘真主’是中国人的说法。后一种是错误的,矛盾的”。

我有些冒冷汗,真让人抓狂。幸好我没有吧“真主”翻译成“造物主”“神”或是“上帝”要不我真是“无地自容”了,至于后一种解释嘛,我认为从语法学讲也不矛盾,可他说错了就错了吧。争论也无益。

之后他开始给我讲起了伊斯兰、穆圣(~),不时的还会引用些《古兰经》的章节和圣训的段落。在此期间他谈到了史未安先生,并且给我了几本史先生宣传伊斯兰教的书册,他谈到了他对史先生思想的赞成,谈及了他们这些宣教者跟史先生交流的心德,谈及了他对史先生的崇敬,他说他会追随史先生的脚步,按史先生对他的期望去宣传伊斯兰的。这些我都相信,我拿着他给我的那几本史先生的宣教手册读了好几个晚上,当然我并没有说我是学过伊斯兰的知识,他也从来未问过。

在工厂的日子久了,我听到了很多人对这个汉族穆斯林的反感,也在很多人的宿舍里看到了史未安先生的宣教书册,我也知道他每周都会从广州市内带很多书册来工厂,再后来我的几个汉族“铁哥们”也给我说及他,向我追问什么是“卡菲热”,为什么猪肉那么脏,为什么我们穿裙子和半袖儿是不知廉耻,为什么不信伊斯兰就会下地狱……说真的,我都不记得我是怎么回答他们那些问题的,反正是没有说猪肉是脏的,没有说不信仰伊斯兰就会下地狱。

我喜欢坐在第一个作为吃饭,而他也喜欢。饭后我时常向他问及有关于史先生的事,以及史先生倡导和策划的郊外集会、哲麻尔提、会餐、演讲和学习等,我也通过很多途径加入到了他们建立的学习群组中去,在那些群组里我认识到了史先生的“事业”,在那里我也看到了什么是肤浅、什么是所谓的“交流”,也看到了很多的汉学伊斯兰“学者”;那些群里,每个人都比我和我们以前的老师更能引经用典,圣训在群里一会儿就会闪出几百段来;那些群组里,成员追随史先生的脚步比我追随穆圣的更为狂热。我在那些群组很少发言,因为我没有他们那般有才。他们狂热地学习基督徒的宣教方式,他们狂热地把宗教形式化;他们反对点香上坟,他们视尔麦里为异端学说;他们往往把回族与穆斯林划分的很清楚,他们倡导三五岁的女孩带头巾穿长袍;他们连自己的亲人都劝化不了,却往往会给一个自己并不熟识的人不厌其烦的讲伊斯兰的精神;他们常常鄙视着那些非穆斯林的生活方式,他们老喜欢在网上倡导别人不要过这样那样的节日,也用各种方式告诉别人不要接受别人的祝福和给别人祝福;他们喜欢在网上发很长的说说,然后在后面用ps做一张三五岁礼拜或祈祷时泪流满面的孩子,让别人感到羞愧。

也许我真不懂史先生所谓的事业,但我深知史先生的事业不会让伊斯兰有什么健康发展的势头,史先生鼓励很多新入教的和对伊斯兰几乎一无所知的青年人宣教,他们仅凭几句不知出处,不知有误无误的圣训来肆意的宣传伊斯兰,让很多年轻人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大肆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外传播伊斯兰,这些的确让人难以接受。我知道史先生为了伊斯兰的传播,但我还是相信史先生是知道宣教者需要必备的条件的。言传宣教不仅需要丰富的经典知识,更需要变通的思维和理智,而对于这些年轻的穆斯林来说,最好的宣教方式是的行为,而不能自大和傲慢的言说。我不知道史先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还记得工厂的那个宣教的大学生,有一次我们在工厂里喝羊骨汤,我们当初站一圈,每个人都拿着碗等着轮流打汤。这时候有一个侗族的小伙子拿着汤勺帮我们盛汤,因是站一圈,人又挤,而大学生恰在侗族小伙子的右侧,盛汤时没法转身,就背着勺子给大学生盛进了碗里,结果大学生火了,破口大骂那个侗族小伙子,最后还要去扑打,还好我们给拉住了,最后干脆没有吃。我知道大学生为什么要发火,那种盛汤的方式的确是不符合穆斯林生活习惯的,正如吃饭或喝水时尽量不要蹲着或站着,自下而上吃等等的袭击一样,可面对一个热心帮助自己的人那样做吗?连这般包容心都没有还何谈宣教,如果我没有记错,他有用左手吃饭和站着吃饭,甚至还有到剩饭的习惯,那请问这些就合乎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吗?闻道尚有先后,术业尚有专攻,何谈是两种生活方式的人呢。

其实对一个穆斯林而言,如果没有深厚的伊斯兰学识,你的最好宣教方式便是你的行为,既然你所谓的信仰伤害了别人,你自然是不礼貌的。在那个工厂,大多是汉族和其它少数名族,但我觉得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他们很懂得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但前提必须是你尊重他们,要让他们尊重你,你也需要给他们时间了解你的而生活方式。刻意的去打破或改变别人的生活方式是不礼貌的,即便你认为自己的信仰多么的优秀。为什么他们都很喜欢我,至今还得我打电话发信息,因为我尊重我的生活方式,也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一起吃饭吃习惯了,他们好多都改掉了剩饭的习惯,即便他们以前认为饭碗得留“福地儿”,其实改变他们的恶习远比急于改变他们的信仰更好一些,因为宣教首先得从敬重开始。

现如今我在宁夏,有次和我的弟弟去宁大南校区时路过火葬场,正逢别人办丧礼,哀乐四起,哭声震天,可就在正对面不到三十米处有一个小伙子在草坪礼拜,四周围着很多人看,而那个树林很大,他却非得站在人家死去的亡灵前,敬畏何在?尊重何在?我给弟弟说:“你相信吗,那小伙子礼拜时肯定三抬手,并且他是宣传哲麻尔提的。”还真被我说中了,一次在浏览伊斯兰的网站时看到了小伙子。

其实,我真希望每一个宣教者都能受到真主的护佑,使他们远离体制的迫害,远离牢狱和酷刑,但我们在宣教之前有没有想过在这个正信不被保护和弘扬的无神论国度里,你的不合规矩和不遵守法律会带给别人很多麻烦。轻则劝化学习,在档案上留下政治的黑底;重则拘留,入狱,一家人都倍受其害;再重则大家也许都已耳闻或是目睹了。正如现在的新疆一样,那些所谓的宣教者,你知道当你的一本宣教杂志会给他们带来多少苦难吗?当他们为你们的“错误”买单时,你们又在何处?你们能替他们遭受罹难吗?

我真心祈求真主能佑助史先生早日获释,但我也祈求真主不要让史先生再这般的去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在鼓动那些追随者时别忘了先教会他们谦恭与敬重。也希望那些妄自尊大的追随者能够理智的去宣教。

信仰不是儿戏,宁缺毋滥!

 

 

                            原州寒墨

                         写于:宁夏银川   201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哑巴
后一篇:敬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