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玉之“九德“?具体指的是什么?
(2018-02-07 10:02:56)由来
在春秋时期以前,人们对玉的认识基本上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从春秋时期开始,古人对玉的认识就从感性走向理性,玉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管仲是历史上第一个对玉德进行系统论述,对玉德进行赞美指出玉有九德,著有《管子》一书。
孔子的“十一德”是在管仲去世一百多年后,在管仲的“玉的九德”的基础上,对玉德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并在刻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
九德的具体指的是什么?
《管子》以中国春秋时代政治家、哲学家管仲命名,其中也记载了管仲死后的事情,并非管仲所着,但绝大部分的思想资料是属于管仲学派的,它所体现的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成就
在《管子·水地》记载:
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玉所以贵重,是因为它表现出九种品德)
夫玉温润以泽,仁也。(玉石表面
邻以理者,知也。(清澈而有纹理,
坚而不蹙,义也。(坚硬不屈,
廉而不刿,行也。(棱角分明而不伤人,
鲜而不垢,洁也。(玉石的表面
折而不挠,勇也。(玉石无论怎么弯曲都无法变形,
瑕适皆见,精也。(玉的瑕疵与优良质地都表现在外面,缺点和优点都表现出来,
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华美的光泽相互渗透而不互相侵犯,玉石不同部位光华显现各有颜色都能放出光洁又不会互相影响
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敲击起来,其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听起来清脆干净又可以传播很远一直保持纯粹的音色,是它的“辞)
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所以君主把玉看得很贵重,把玉收藏起来作为宝贝,把玉剖开,制作成信物、吉祥物,以充分体现玉的九种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