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读唐诗》
(2014-11-25 10:12:23)
标签:
情感 |
分类: 五年级(花城新版)课时备课 |
第十一课 咏唱古诗词
歌曲《读唐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读唐诗》,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2.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能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
3.通过拓展活动创编古诗新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音乐创造能力,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吟诵古诗、自编旋律演唱古诗、表演古诗情境等,使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合一起。
教学重点:音乐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音乐表演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四块小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回答(
师:看到歌词使我们联想到许多古诗,那么这首歌曲中究竟隐藏了多少古诗呢?老师想考考你们,我们用分组来进行比赛,看看哪组同学知道的唐诗知识最多?
(同学们都连接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连接是否正确,老师请你们一起来做评委,(讲解题板)向优胜组表示祝贺)
题板内容:
“床前的月光”
“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
“浮水的鹅”
“枫桥的钟声”
“巴山的雨”
“边塞的战士”
“异乡的客”
3.师:我们知道了,这首歌曲中隐藏了多少古诗呢?
生答:(八首)
师:对了,是以八首古诗中最美的佳句组成的歌词。现在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诵一遍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都发自内心的歌颂和赞美着唐诗。
4.师范唱(下面请听老师唱一遍《读唐诗》),同学们可以轻声随歌曲唱一唱,同时想想你是怎样来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这句歌词的呢?
学生回答(
师:我们以一首唐诗为例。比如说曲中“高飞的白鹭”是谁的作品?
生答:(杜甫的绝句 )
古人喜欢见物咏怀,见景抒情,对自己的所见所思进行即兴吟唱,我们也来学学看,(吟诗时作摇头晃脑状)注意听老师吟诵诗歌时有什么特点?跟读现在的白话文有区别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答:(
师:很有韵律感,与今天的音乐很相近,它的节奏,音调与音乐是相通的,感觉就像在唱歌,真是诗中有歌啊。
师:古人还喜欢边吟诗边作画呢,如果让你来给《绝句》这首诗作画,你会画些什么呢?我们一句一句的来。(学生回答)
师播放MTV全诗一句一景,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哪些?(学生回答)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
师: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这句歌词都能理解了吗?
(学生读一遍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最后随琴唱一唱这句旋律。)
ⅹ· ⅹⅹ ⅹ ⅹ∣ⅹ· ⅹⅹ ⅹ — ︳
枫
ⅹ· ⅹⅹ ⅹ ⅹ∣ⅹ· ⅹⅹ ⅹ — ︳
边
6.师:你们还有什么唱不准的地方吗?练习歌曲中难点——弱起、连音线及后十六分音符。(即兴节奏写于黑板)
ⅹ ⅹ
ⅹ ⅹ ⅹ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 ︳
唐
唐
7.师:高潮乐句之后,我们在细心聆听祖先的诉说,力度、速度应怎样表现呢?
生答:(稍弱、平稳)。
8.我们用亲切、自然的声音跟琴完整地把《读唐诗》唱一遍。
师:我们分成四组表演,每组可以选择《读唐诗》中的古诗,也可以选择你们学过的古诗、喜欢的古诗进行表演,各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怎么表演?
2.形式:(根据课堂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拘泥)
A.演唱古诗。参赛队演唱一首学过的古诗歌曲。(最好成创编自己作的古诗新唱,如采用本学期语文课本中学的古诗《寻隐者不遇》、《所见》加上自己喜欢的旋律等)
B.吟诵古诗。参赛队配乐朗诵古诗。C.表演古诗。参赛队即兴表演古诗。
(跟学生沟通吟诵的古诗《枫桥夜泊》即兴表演),老师这儿带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听一听歌词里唱了些什么?(播放毛宁的《涛声依旧》)
师:现在有的歌曲引用古典诗歌的语意,重新加以创作,既保留了古诗的意味,又注入了现代思想,刚才大家所听的《涛声依旧》就是借用了《枫桥夜泊》这首诗作为歌词的,还有一些歌曲,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善隐的《别亦难》,李煜的词牌名《虞美人》等都是直接取自与古典诗歌。
3.同学们表演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合唱团小朋友演唱的古诗歌曲《赋古草原送别》,《登鹳雀楼》等
四、小结
好了,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再次演唱《读唐诗》,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学生随音乐演唱,教师指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