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书断》1.1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书断读书笔记书法理论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书断·卷上·古文》1.1
【原文】
古文
案古文者,黄帝史苍颉所造也,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孝经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苍颉仿象”是也。夫文字者,总而为言,包意以名事也。分而为义,则文者祖父,字者子孙,得之自然,备其文理。象形之属,则谓之文;因而滋蔓,母子相生,形声、会意之属,则谓之字。字者,言孳乳寝多也。题之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舒也,着也,记也。着明万事,记往知来。名言诸无,宰制群有。何幽不贯,何往不经。实可谓事简而应博,岂人力哉!《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夫至德之道,化其性于未然之前;结绳之教,惩其罪于已然之后。故大道衰而有书,利害萌而有契。契为信不足,书为言立征。书契者,决断万事也。凡文书相约束皆曰契。契亦誓也,诸侯约信曰“誓”。故《春秋传》曰:“王叔氏不能举其契。”是知契者,书其信誓之言,而盟之滥觞,君臣之大约也。亦谓刻木剖而分之,君执其左,臣执其右,即昔之铜虎竹使,今之铜鱼,并契之遗象也。皇甫谧曰:“黄帝史苍颉造文字,记言行,策藏之,名曰‘书契’。”故知黄帝导其源,尧、舜扬其波,是有虞、夏、商、周之书,神化曲谟,垂范万世。及周公相成王,申明礼乐,以加朝祭服色尊卑之节,又造《尔雅》,宣尼、卜商,增益润色,释言畅物,略尽训诂。及秦用小篆,焚烧先典,古文绝矣。汉文帝时,秦博士伏胜献《古文尚书》,时又有魏文侯乐人窦公,年二百八十岁,献古文《乐书》一篇。以今文考之,乃《周官》之《大司乐》章也。及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壁内石函中得《孝经》、《尚书》等经。宣帝时,河内女子坏老子屋,得古文二篇。晋咸宁五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安厘王冢,得册书千余万言,或写《春秋经传》、《易经》、《论语》、《夏书》、《周书》、《琐语》、《大历》、《梁丘藏》、《穆天子传》、及《魏史》至安厘王二十年,其书随世变易,已成数体。其《周书》论楚事者最妙,于是古文备矣。甄酆删定旧文,制为六书,一曰古文,即此也,以壁中书为正。周幽王时,又有省古文者,今汲冢书中多有是也。滕公冢内得石铭,人无识者,惟叔孙通云:“此古文科斗书也。”科斗者,即上古之别名也。
(卫恒《古文赞》云:“黄帝之史,沮诵、苍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制。观其措笔缀墨,用心精专。中正循检,矩折规旋。其曲如弓,其直如弦。矫然特出,若龙腾于川。淼尔下颓,若雨坠于天。信黄唐之遗迹,为六艺之范先。篆、籀盖其子孙,隶草乃其曾玄。”)
苍颉,即古文之祖也。
赞曰:“邈邈苍公,轩辕之始。创制文字,代彼绳理。粲若星辰,郁为纲纪。千龄万类,如掌斯视。生人盛德,莫斯之美。神章灵篇,自兹而起。”
【笔记】
古文是什么
《书断》说,古文是黄帝的史官苍颉所造,仓颉仰观天上的奎宿十六星排列成圆曲的形状,俯看地上的龟壳图文和鸟兽行迹的特点,总结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各种记事符号,最后创造出了文字,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成系统的文字,在字的发展和字体分类中被称为“古文”。
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古文主要是甲骨文。
古文的特点
《书断》说,文字总起来说,就是用形意来标记事物。分开来说,文是祖父辈,字是子孙辈。象形之类的叫做文;从文里滋生引申的,如同母亲生子一样,形声、会意之类的叫做字。字,也有子孙众多的意思。
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卫恒《四体书势》中说:“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者,日满月亏,象其形也。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意者,以戈为武,人言为信是也。转注者,以老为寿考也。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
后世古文书法作品欣赏
作者:董作宾,
左:“吉日逢三月,幽花媚一林。川前有女正游春,燕子自来自去解依人。”
右:“启网得鱼有尊酒,呼朋射鹿来中林。”
【后记】
仓颉相传为黄帝的左史官,传说是他创造了文字,被尊为“造字圣人”、“文祖仓颉”。文字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于是仓颉也就变作了神话般的人物,传说他长着四只眼睛,四目都闪着灵光,可以洞察一切,而且他是天生就带着神圣光环,从小就能书会画。传说他创作出文字的那天,天上不是下雨而是下开了谷子,鬼神们也都在夜里哭泣,当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喜欢对创下丰功伟业的人物进行神化圣化,弄得满世界都是神灵仙圣,让人膜拜都有些找不到北。个人以为,能创造出统一性文字的仓颉无疑是具有大智慧的伟人,但应该来说,文字的产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量变过程,人们在长年累月的生活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于记事的符号素材,而具有超人智慧的仓颉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归纳总结,最终让量变转化为质变,从而创造出了文字。因此,仓颉的伟大毋庸置疑,但伟大的人未必一定要是哪路神仙。
另外,没想到后人用古文创作出的作品也这样惊艳,可见,文字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符号,其中已经蕴含了古人对事物的朴素的美学认知,同时,也不得不说,书法确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参看资料]
许慎《说文解字序》、严一萍《铁云藏龟新编》、董作宾甲骨文书法作品欣赏、网络图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