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19.1
(2018-09-11 16:11:47)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国学论语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九〈子张〉》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集注】
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命也。四者立身之大节,一有不至,则余无足观。故言士能如此,则庶乎其可矣。
【钱穆】
致命犹授命。见危授命见〈宪问篇〉。见得思义见〈季氏篇〉。祭思敬丧思哀之义,见〈八佾篇〉。此章子张之言,亦平日所闻于孔子。“已矣”语辞,谓士能如此为可也。
本篇皆记门弟子之言。盖自孔子殁后,述遗教以诱后学,以及同门相切磋,以其能发明圣义,故编者集为一篇,以置《论语》之后。无颜渊、子路诸人语,以其殁在前。
[白话试译]
子张说:“一个士,见危难能授命,不爱其身。见有得能思及义,不妄取。临祭能思敬,临丧能思哀,那也算可以了。”
【译文】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自译】
子张说:“士在危急关头能献身,在利益面前能心存道义,在祭祀时能心存恭敬,在丧礼中能心存悲伤,这也算是可以了。”
【感悟】
孔丘先生在14.12中曾说过:“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在3.12中曾说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张把老师的话综合起来用在了“士”上,这也算是活学活用吧。
在孔丘先生之后,韩非在《韩非子·显学》中把儒学流派分为八家:“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子张列在首位,可见他对所学的发展和变化。师也辟,师也过,师在老师之后也率先开创了自己的门户。
【后记】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