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17.15
(2018-08-23 15:16:37)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国学论语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七〈阳货〉》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集注】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与,平声。鄙夫,庸恶陋劣之称。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何氏曰:“患得之,谓患不能得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弒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
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志于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
【钱穆】
本章下与字同欤。古人文法有缓急,“不显”而显,此缓读。得为“不得”,此急读。患得之,即患不得之。无所不至,言其将无所不为。小则吮瘫舐痔,大则弒父与君,皆生于其患失之一心。人品大略可分为三类:有志于道德者,此为己之学。有志于功名者,此为人之学。有志于富贵者,即本章之所谓鄙夫,乃不可与共学之人。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鄙夫,可和他共同事君吗?当他没有得到时,只怕得不到。既已得到了,又怕或失去。若怕或失去,他会无所不为,没有底止的。”
【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自译】
先生说:“德性卑劣的人可以让他事奉君主吗?这样的人在没得到权位时,一心只算计着如何能得到。得到以后,一心只算计着如何能不失去。若一心只在权利的患得患失上,那没有什么是他干不出来的了。”
【感悟】
德性卑劣的人,一心只顾着利益,为了想法得到不惜胡作非为,为了设法保住可以不择手段,因为道德在这样的人眼里根本一钱不值。
【后记】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