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15.23
(2018-07-15 12:33:31)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国学论语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五〈卫灵公〉》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5.2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集注】
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尹氏曰:“学贵于知要。子贡之问,可谓知要矣。孔子告以求仁之方也。推而极之,虽圣人之无我,不出乎此。终身行之,不亦宜乎?”
【钱穆】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人称一字为一言。求能终身行之,则必当下可行者始是。若“仁”字固当终身行之,但不能当下即是。子曰:“吾欲仁,斯仁至。”此以心言,不以行言。仁之为道,非咄嗟可冀。只一“恕”字当下便可完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骤看若消极,但当下便是,推此心而仁道在其中。故可终身行之。
[白话试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行它的呢?”先生说:“怕只有一个恕字吧!你自己不愿要的,莫把来施给别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自译】
子贡问道:“有一字能让人一生来遵行的吗?”先生说:“那大概就是‘恕’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感悟】
这个“恕”不是“饶恕、宽恕、原谅”的意思,它的含义大体是:以心度物、以己量人、以己愿心于人。说白了大约就是将心比心。本章孔丘先生所言主要是针对子贡的缺点。子贡是孔门弟子中最有才能的人,但他利口巧辩,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在容人、让人方面有所欠缺。在5.11中,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也能意识到,别人违背自己心愿,强加给自己的东西可,自己不能像这样强加于他人。可以看出,这还只是较为狭隘的恕,但即便如此,孔丘先生还是说:子贡你还做不到这点。所以,当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我能拿来当作终生遵行的信条呢?夫子就告诉他: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大概也是夫子没有把“仁”作为“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答案的原因,虽然这样的答案更符合夫子本意,但这里需要指点的是子贡而不是夫子本人。
比起子贡,夫子对恕的阐释,显然内涵更为宽广,境界也更为高明。子贡是瑚琏之器,本身就是极其高明的人物,孔丘先生对他的教诲之言,自然具有极高的水准与智慧,所以这样的教诲之言自然也可以作为指导芸芸众生的普遍哲理。只不过,高处不胜寒,这样的哲理,普通人别说做到,能偶尔想起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后记】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