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论语》15.6

(2018-06-14 15:18:14)
标签:

槐柳先生

槐榆柳

国学

论语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五〈卫灵公〉》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5.6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2);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3)而怀之。”

【注释】

(1)史鱼:卫国大夫,名,字子鱼,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

(2)如矢:矢,箭,形容其直。

(3)卷:同“捲”。

【集注】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史,官名。鱼,卫大夫,名。如矢,言直也。史鱼自以不能进贤退不肖,既死犹以尸谏,故夫子称其直。事见家语。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伯玉出处,合于圣人之道,故曰君子。卷,收也。怀,藏也。如于孙林父宁殖放弒之谋,不对而出,亦其事也。

杨氏曰:“史鱼之直,未尽君子之道。若蘧伯玉,然后可免于乱世。若史鱼之如矢,则虽欲卷而怀之,有不可得也。”

【钱穆】

史鱼:卫大夫,名鳅。

如矢:言其直。矢行直前,无纡回。

卷而怀之:卷,收义。怀,藏义。言可收而藏之。

[白话试译]

先生说:“史鱼可算得直了。邦国有道,他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邦国无道,他还是挺直地像一支箭向前。遽伯玉可算是君子了。邦国有道,便出仕。邦国无道,他可收来藏起。”

【译文】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自译】

先生说:“耿直啊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如箭;政治昏暗时,仍如箭。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政治清明时,就从政;政治昏暗时,就隐忍。”

【感悟】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季礼出使卫国时: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其中,蘧瑗就是蘧伯玉,史就是史鱼,在季礼眼中,他们都是君子。

《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迷子瑕不肖而任事,史患之,数言蘧伯玉贤而不听。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生不能进蘧伯玉,而退迷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而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灵公往吊,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灵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贵之,召迷子瑕而退,徙丧于堂,成礼而后去。卫国以治,史之力也。夫生进贤而退不肖,死且未止,又以尸谏,可谓忠不衰矣。

《孔子家语·困誓》: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用,弥子瑕不肖反任之,史鱼骤谏而不从,史鱼病将卒,命其子曰:“吾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也,生而不能正君,则死无以成礼,我死,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焉,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孔子闻之曰:“古之列谏之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

《大戴礼记》和《孔子家语》所记,就是“史鱼尸谏”的故事,可见史鱼确实是个耿直的人,孔丘先生也很赞成他。但孔丘先生更赞成蘧伯玉这样懂得进退的人,他把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看作是君子的修养境界,而直在他看来显然是差了一截儿。孔丘先生多次强调类似的观点,大概是因为他本身就面临不得不退隐的境地吧,以他的政治理想,在哪儿他也看不顺眼,这要是直起来,那他还能活吗?隐是因为无道,这是君子的修养,你说,这个坡儿下得顺溜不?

忠不愚忠,直不愚直,懂得进退,这是孔丘先生的儒家思想,后世为了帝王利益,只讲忠、直,不提愚字,实在是曲解了圣人本意。

【后记】

我等凡人,讲不起进退,谈隐更是让人笑话,甘于平淡,也不过啃着窝头自乐而已,千万莫往什么修养境界上瞎靠。

能安静地读书就感到莫大的满足,窝头也罢,咸菜也罢,有书香作伴,亦是美食。

 

                                                              槐榆柳

                                                           2018614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