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论语》14.21

(2018-05-18 15:07:27)
标签:

槐柳先生

槐榆柳

国学

论语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四〈宪问〉》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4.21陈成子(1)弑简公(2)。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3)。”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5)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

(1)陈成子:陈恒,齐国大夫,又叫田成子,公元前481年,他杀死齐简公。

(2)简公:齐简公,姓姜名壬。公元前484481年在位。

(3)三子:指季孙、孟孙、叔孙三家。

(4)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5)之:动词,往。

【集注】

陈成子弒简公。

成子,齐大夫,名恒。简公,齐君,名壬。事在春秋哀公十四年。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弒其君,请讨之。”

是时孔子致仕居鲁,沐浴齐戒以告君,重其事而不敢忽也。故夫子虽已告老,而犹请哀公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

夫,音扶,下“告夫”同。三子,三家也。时政在三家,哀公不得自专,故使孔子告之。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孔子出而自言如此。意谓弒君之贼,法所必讨。大夫谋国,义所当告。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以君命往告,而三子鲁之强臣,素有无君之心,实与陈氏声势相倚,故沮其谋。而夫子复以此应之,其所以警之者深矣。

程子曰:“左氏记孔子之言曰:‘陈恒弒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此非孔子之言。诚若此言,是以力不以义也。若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至于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岂计鲁人之众寡哉?当是时,天下之乱极矣,因是足以正之,周室其复兴乎?鲁之君臣,终不从之,可胜惜哉!”胡氏曰“春秋之法,弒君之贼,人得而讨之。仲尼此举,先发后闻可也。”

【钱穆】

陈成子弒简公:齐大夫陈恒弒简公,名壬。事在鲁哀公十四年。

沐浴而朝:时孔子已致仕,将告君以大事,郑重之,故先斋戒沐浴始朝。

告夫三子:三子,指三家。鲁政在此三家,哀公不得自专,故欲孔子告之。

孔子曰:此下至“君曰告夫三子者”,乃孔子退于朝而自言如此。深憾鲁君不能自命三家,而使己告之。曰“告夫三子者”,增一“者”字,无限愤慨,尽在此一字见矣。

之三子告,不可:之,往义。孔子往告三子,三子不可。盖三家鲁之强臣,有无君之心,正犹齐之有陈恒,宁肯听孔子言而往讨之?

孔子曰:此下乃孔子退自三家,而又自言之如此。孔子亦知其所请之不得行,而必请于君,请于三家,亦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也。

《左传》记此事云:“孔子三日斋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弒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则孔子不仅辨其义,亦复量其力。若不量力而徒伸大义,此亦言之不怍矣。私人之言犹有不可,况告君论国事乎?宋儒疑《左传》所载非孔子言,则岂不度德不量力,而空言可伸大义于天下?宋儒解《论语》失孔子意,多在此等处。若论训诂考据,朱《注》亦多有超后人之上者,此不可不知。

[白话试译]

齐陈成子弒其君简公,孔子在家斋戒沐浴了去到鲁国朝廷,告诉鲁哀公道:“陈恒弒了他的君,请快发兵去讨伐他。”哀公道:“你告诉那三位呀!”先生退下说:“因我也还追随在大夫之后,这等大事,不敢不告诉吾君,吾君却说去告诉这三位!”孔子到三家,一一告诉了,三家说:“不可。”先生退下说:“正因我也还追随在大夫之后,不敢不告呀!”

【译文】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报告那三位大夫吧。”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夫吧’!”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讨伐,孔子又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自译】

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丘先生沐浴上朝,向鲁哀公禀告说:“陈恒杀死了自己的君主,请国君讨伐他。”哀公说:“你禀告给三卿吧!”先生退朝说:“我曾位列大夫,有国事不敢不上告。国君说出‘向三卿禀告吧’这样的话!”先生禀告给三卿,三卿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先生退下说:“我曾位列大夫,有国事不敢不上告啊。”

【感悟】

陈成子田恒(后改为田常)弑君犯上,诸侯讨伐是维护王朝礼法的大义之举,所以孔丘先生才沐浴斋戒,十分郑重地禀告鲁君并请求发兵讨逆。但鲁国公室衰弱,三桓专权已久,这时的鲁哀公早已是名副其实的鲁哀公了,哪里能够做主啊,所以他干脆打发孔子直接去向三桓禀告。坚持了一辈子礼法的孔丘先生心中自然有气,这都是哪跟哪啊,我孔丘曾是鲁国的大夫,所以有大事不敢不向国君禀告,而国君竟然让我去向权臣们汇报去,这还讲礼不讲礼了。这是发生在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的事,这时的孔子已经71岁了,已经“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老夫子一时之间大概也无法淡定吧。

《左传·哀公十四年》:“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后记】

    在理想面前,大师也不能风轻云淡,否则也就不能是儒家的大师了。

 

                                                              槐榆柳

                                                           2018516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