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论语》13.23

(2018-04-12 09:58:55)
标签:

槐柳先生

槐榆柳

国学

论语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三〈子路〉》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3.23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集注】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尹氏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钱穆】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必之意。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或说:“和”如五味调和成食,五声调和成乐,声味不同,而能相调和。“同”如以水济水,以火济火,所嗜好同,则必互争。今按:后儒言大同,即太和。仁义即大同之道。若求同失和,则去大同远矣。

[白话试译]

先生说:“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自译】

先生说:“君子讲求调和而不强求一致,小人强求一致而不讲求调和。”

【感悟】

孔丘先生所说的“君子”、“小人”通常是指两种情况:一是社会地位的高低;一是道德修养的高低。有时也带有学识水平高低的含义。因此,他所说的“小人”一般是百姓、小民的意思,这些人处在社会下层,不把心思用在道德修养方面,或者即便用心了修养水平也不够,并没有特别的贬义,不像今天所理解的“小人”那样。和,五味调和成佳肴,五音调和成美乐,这两个列子很好,特别贴切的解释了和字的含义;同,就是同样、一致、一样,譬如:我爱吃咸菜就认为你也爱吃咸菜,或者你也得爱吃咸菜。本章的意思很显然是说:君子小人修养水平不同,眼光和见识自然也不同,君子往往善于调和,善于让各类事物都发挥特长,然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譬如领导者可以兼听各种意见,可以合理使用各种人才。但君子不会去强求一致,不会用一种眼光去看待万事万物,因此便不会失之狭隘。而小民们就不行,他们往往因为地位低下、修养水平也不高、见识不够远、眼界不够宽,所以往往爱用一种标准去衡量事物,认识不到事物各自不同的优点,因此也没有调和的意识。

【后记】

    君子小人之说本就狭隘,用来用去愈加狭隘,甚至到了偏激的地步。和而不同,不只是如何用人如何做事,也要如何看人如何看事。就如世界不只是红与黑,七色也差得远,因为真色彩本是连续的,你眼里的红是什么红?你眼里的黑又是怎样的黑?

 

                                                              槐榆柳

                                                           2018412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