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11.22
(2018-01-15 15:40:20)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国学论语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一〈先进〉》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1.22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集注】
女,音汝。后,谓相失在后。何敢死,谓不赴斗而必死也。胡氏曰:“先王之制,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况颜渊之于孔子,恩义兼尽,又非他人之为师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则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请讨以复雠,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则回何为而不爱其死,以犯匡人之锋乎?”
【钱穆】
子畏于匡:〈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厌,同压。畏,乃民间私斗。孔子为匡人所围,亦如一种私斗。
颜渊后:孔子既避去,颜渊相失在后。
以女为死矣:女同汝。颜渊失群后至,孔子疑其与匡人斗而死矣。此惊喜交集之辞。
子在,回何敢死:何敢死,言不敢轻身赴斗。孔子尚在,明道传道之责任大,不敢轻死,一也。弟子事师如事父,父母在,子不敢轻死,二也。颜子虽失在后,然明知孔子之不轻死,故己亦不敢轻身赴斗,三也。曾子曰:“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重其任,故亦重其死。
[白话试译]
先生在匡被围,颜渊落在后。先生说:“我当你已死了。”颜渊说:“先生尚在,回那敢轻易去死呀!”
【译文】
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自译】
孔丘先生经历匡地之围时,颜渊被落在后面。先生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渊说:“先生在,回怎敢轻死?”
【感悟】
《史记·孔子世家》: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孔子家语·困誓》: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生、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命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孔子曰:“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失之者其在此乎?士慎此三者,则无累于身矣。”
孔丘先生被围在匡地,《史记》和《家语》记载稍有出入。估计逃脱时,颜渊走散了,落在老师后面,夫子担心他遭遇了不幸。等到夫子见到颜渊时,不禁长出了一口气,感慨地说:“我还以为你死了。”颜渊事夫子如父,于是说:“老师还在,弟子怎么敢轻言死亡。”从本章回看上章,可见夫子规劝子路的深意。
【后记】
生命非空来,应常思孝道。白发双亲在,不可轻易抛。孔丘先生教导我们:人生当珍重。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