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10.6
(2017-12-13 15:09:30)
标签:
槐柳先生槐榆柳国学论语读书笔记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乡党〉》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0.6君子不以绀緅饰(1),红紫不以为亵服(2)。当暑,袗絺绤(3),必表而出之(4)。缁衣(5),羔裘(6);素衣,麑(7)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8)。必有寝衣(9),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10)。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11),必杀之(12)。羔裘玄冠(13)不以吊(14)。吉月(15),必朝服而朝。
【注释】
(1)不以绀緅饰:绀gàn,深青透红,斋戒时服装的颜色。緅zōu,黑中透红,丧服的颜色。这里是说,不以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颜色布给平常穿的衣服镶上边作饰物。
(2)红紫不以为亵服:亵xiè服,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古人认为,红紫不是正色,便服不宜用红紫色。
(3)袗絺绤:袗,单衣。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这里是说,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
(4)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
(5)缁衣:黑色的衣服。
(6)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
(7)麑:ní,小鹿,白色。
(8)短右袂:袂mèi,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
(9)寝衣:睡衣。
(10)狐貉之厚以居:狐貉之厚,厚毛的狐貉皮。居,坐。
(11)帷裳: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用整幅布制作,不加以裁剪。折叠缝上。
(12)必杀之: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杀,裁。
(13)羔裘玄冠:黑色皮礼貌。
(14)不以吊:不用于丧事。
(15)吉月:每月初一。一说正月初一。
【集注】
君子不以绀緅饰。
绀,古暗反。緅,侧由反。君子,谓孔子。绀,深青扬赤色,齐服也。緅,绛色。三年之丧,以饰练服也。饰,领缘也。
红紫不以为亵服。
红紫,间色不正,且近于妇人女子之服也。亵服,私居服也。言此则不以为朝祭之服可知。
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
袗,单也。葛之精者曰絺,麤者曰绤。表而出之,谓先着里衣,表絺绤而出之于外,欲其不见体也。诗所谓“蒙彼绉絺”是也。
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麑,研奚反。缁,黑色。羔裘,用黑羊皮。麑,鹿子,色白。狐,色黄。衣以裼裘,欲其相称。
亵裘长。短右袂。长,欲其温。短右袂,所以便作事。
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长,去声。齐主于敬,不可解衣而寝,又不可着明衣而寝,故别有寝衣,其半盖以覆足。程子曰:“此错简,当在齐必有明衣布之下。”愚谓如此,则此条与明衣变食,既得以类相从;而亵裘狐貉,亦得以类相从矣。
狐貉之厚以居。
狐貉,毛深温厚,私居取其适体。
去丧,无所不佩。
去,上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觿砺之属,亦皆佩也。
非帷裳,必杀之。
杀,去声。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要有襞积,而旁无杀缝。其余若深衣,要半下,齐倍要,则无襞积而有杀缝矣。
羔裘玄冠不以吊。
丧主素,吉主玄。吊必变服,所以哀死。
吉月,必朝服而朝。
吉月,月朔也。孔子在鲁致仕时如此。
此一节,记孔子衣服之制。苏氏曰:“此孔氏遗书,杂记曲礼,非特孔子事也。”
【钱穆】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君子:此君子指孔子。改言君子者,上文各节记容貌,由中达外,非学养深者不能为。此节记冠服,人人易以取法,若非属一人之事。
绀緅饰:绀,紫玄之类。緅,红纁之类。玄纁皆所以为祭服,故不以为饰。饰者,领与袖之边。
亵服:私居时所服。红紫非正色,私居尚所不服,则不用于正服可知。正色谓青赤白黑黄。青加黄为绿,赤加白为红,白加青为碧,黑加赤为紫,黄加黑为缁,皆间色。
袗絺绤:袗,单衣。葛之精者曰絺,粗者曰绤。当暑居家,可单衣絺绤。
必表而出之:表者上衣。古人冬衣裘,夏衣葛,在家不加上衣,出门必加。虽暑亦然。古本或作“必表而出”,无“之”字。或曰:“之”字当在“而”字上。
缁衣羔裘:衣,即上衣。古人服裘毛向外,外加上衣,当与裘之毛色相称,故缁衣之内宜羔裘,黑羊皮。素衣之内宜麑裘,麑,鹿子,色白。黄衣之内宜狐裘,狐色黄。缁衣朝服,素衣凶服,黄衣蜡祭之服,亦兵服。
亵裘长:亵裘,在家私居所穿。长,取其温暖。
短右袂:所以便作事。或说:两袂无一长一短之理,右字当读作又,又袂犹言手袂。短手袂,言两袂皆短。一说:卷右袂使短。
必有寝衣,长一身又半:一说:大被曰衾,寝衣,小卧被。一说:古人衣不连裳,仅在股以上。此言长一身又半者,顶以下、踵以上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一身又半,亦及膝耳。寝衣殆如今之睡衣,或是孔子特制。又说:此句当移承上文“当暑”而言,或谓当移下在“齐必有明衣布”之上。今按:此言寝衣,下言坐褥,明与上文言衣裘有别,非错简。
狐貉之厚以居:居,坐义。以狐貉之皮为坐褥,取其毛之深,既温且厚,适体也。
去丧无所不佩:去,除也。佩,系于大带。名其器,则字从玉为佩。称其备人用,则字从人为佩。惟丧事则去饰去佩。
非帷裳必杀之:帷裳谓朝祭之服,其制用正幅布为之如帷。杀谓缝,帷裳腰有襞绩,旁无缝杀。其余裳当用缝杀,以二幅斜裁为四幅,宽头向下,狭头向上,缝之使合,上狭下广。意当时或有不用斜裁者,而孔子则必依古制斜裁。
羔裘玄冠不以吊:丧主素,吉主玄,吉凶异服。
吉月:吉,训善,亦可训始。吉月即始月,谓正月。月吉则为月之朔日。或说每月之朔,孔子必朝服而朝。
此节记孔子衣服之制。或曰:〈乡党〉一篇,乃孔氏之遗书,多杂记曲礼如此,非必专是孔子始如此。如此节言“君子”可证。或曰:《戴记》有与《论语》同者,乃剿之《论语》,非《论语》有所袭。孔子动作衣服有与众同者,亦有独焉者。门人记孔子所亲行而已,不得谓“君子”不指孔子。今按:后说得之。
[白话试译]
君子不把玄色纁色来作衣领与袖之边。不把红色紫色做日常私居之服。当暑天时,在室内穿葛单衣,但出外必加上衣。黑衣内用羔羊皮的裘,素衣用小鹿皮裘,黄衣用狐裘。在家私居时所穿之裘,较出门所穿者稍长,又把右袂裁短些。夜睡必有寝衣,其长过身一半,下及两膝。冬天把狐貉皮来做坐褥。除去在丧事中,大带上没有不佩一切备用的玉器的。除非朝祭用正幅的帷裳,其余所穿裳,总是开剪斜幅缝制的。吊丧不穿黑羔裘,不戴玄色冠。每年正月岁首,必穿着朝服上朝去。
【译文】
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自译】
君子不用青红或黑红色来装饰领袖,不用红或紫色来作家居的便服。暑天时,无论穿粗布或细布单衣,外出时肯定要加上一件上衣。黑衣配羔裘,白衣配鹿裘,黄衣配狐裘。家居的皮裘较长,右边的袖子要短一些。一定要有小被子,长约为一个半身高。用狐貉那样的厚皮毛作垫子。去丧以后,就没什么东西不可以佩带了。不是要整幅布来做的礼服,一定要剪裁。羔裘黑帽都不在吊丧时穿戴。正月初一,一定要穿上朝服去朝贺。
【感悟】
看着真有些头晕脑胀,真是辛苦孔丘先生的弟子们了。
【后记】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