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论语》10.4

(2017-12-12 10:44:06)
标签:

槐柳先生

槐榆柳

国学

论语

读书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十〈乡党〉》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10.4子入公门,鞠躬如(1)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2)。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3)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4),逞(5)颜色,怡怡如也。没阶(6),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释】

(1)鞠躬如:谨慎而恭敬的样子。

(2)履阈:阈,门槛,脚踩门坎。

(3)摄齐:齐zī,衣服的下摆。摄,提起。提起衣服的下摆。

(4)降一等:从台阶上走下一级。

(5)逞:舒展开,松口气。

(6)没阶:走完了台阶。

【集注】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鞠躬,曲身也。公门高大而若不容,敬之至也。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阈,于逼反。中门,中于门也。谓当枨闑之间,君出入处也。阈,门限也。礼:士大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谢氏曰:“立中门则当尊,行履阈则不恪。”

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位,君之虚位。谓门屏之间,人君宁立之处,所谓宁也。君虽不在,过之必敬,不敢以虚位而慢之也。言似不足,不敢肆也。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齐,音咨。摄,抠也。齐,衣下缝也。礼:将升堂,两手抠衣,使去地尺,恐蹑之而倾跌失容也。屏,藏也。息,鼻息出入者也。近至尊,气容肃也。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陆氏曰:“趋下本无进字,俗本有之,误也。”等,阶之级也。逞,放也。渐远所尊,舒气解颜。怡怡,和悦也。没阶,下尽阶也。趋,走就位也。复位踧踖,敬之余也。此一节,记孔子在朝之容。

【钱穆】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公门:古者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入公门,应指第一门库门言。

鞠躬如也:鞠躬,一说,曲身义。一说,当读为鞠穷,谨敬自敛之状。鞠穷、踧踖皆双声复语。若言曲身,依文法不得再加一“如”字。今从后说。

如不容:公门高大,若不容,言其谨敬自敛之至。

立不中门:门两边立长木,谓之枨。中央竖短木,谓之闑。门以向堂为正,东为闑右,西为闑左。东西各有中。出入之法,主由闑右,宾由闑左。礼,士大夫出入君门由闑右。诸侯西一门常掩,谓之宾门。臣统于君,故出入亦由东门。君行出入始中门,非尊者皆偏近闑而行,以避尊者。立不中门,与下“行不履阈”互文避复,实亦谓行不中门。此中谓闑右之中。

行不履阈:阈,门限。行当跨限而过,若践其上,则污限,并将污跨者之衣。

过位:古礼,君每日在治朝与群臣揖见,此位即君在治朝所立之位。议论政事,则在路寝之朝。治朝退,适路寝,则治朝之位虚。羣臣遇议政当入内朝,则过此位。过位必敬,故色勃如而足躩如。

其言似不足:谓同朝者或与语,不得不应,然答而不详,如不足。既过位,渐近君,故然。

摄齐升堂:此堂,路寝之堂。齐,裳下之缝。摄,抠也。将升堂,两手抠衣使去地一尺。恐蹑之,倾跌失容。

屏气似不息:屏,藏也。息,鼻息。犹今言屏]着气,如不呼吸。

出降一等:降,下义。等,堂阶之级。此谓见君既毕,下堂降级第一级时。

逞颜色:逞,放义。舒气解颜,故怡怡然和悦。

没阶,趋进:没,尽义。没阶,谓下尽诸级,至平地时。去君远,故徐趋而翼如。进,前义。凡有所去,皆可曰进。此方自堂下退,向路门而前。一本无“进”字。

复位:谓又过初入时所过君之空位。

此一节记孔子在朝之容。

[白话试译]

孔子跑进公门,必敛身谨敬,像那公门容不下他身子般。不在门中间立,亦不把脚踏门限上。行过国君所常立之位,容色必变,举足盘辟,若履危临深般,说话像不够的般。牵衣升堂时,敛身屏气,像不呼吸般。待退下自堂,降堂阶一级,颜色便舒展了,怡怡然有和悦之容。走尽堂阶,下及平地,便疾步向前,像鸟张翼般,端好而开展。再过君位时,踧踧踖踖,又是一番起敬。

【译文】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自译】

先生走进朝堂大门时,总是弓着身子,好像无处容身的样子。站立时不站在大门中央,行走时脚不碰到门槛。经过国君的位置时,容色总是很端庄,步履总是很轻快,轻声说话就像中气不足的人。提起衣襟走上大堂时,弓着身子,屏住气息就像不会呼吸的人。出来时,每下一级台阶,容色就放松一分,就渐渐显露出舒适自在的样子。走完了台阶,趋步前行,就像鸟儿展翅一样悠雅。再次经过国君的位置时,依旧是一副敬畏的神态。

【感悟】

这一进一出,可以让人体会到当时的礼法尊严。孔丘先生是依礼而行的人,并不是故意做作,更不是奴颜婢膝式的溜须拍马。孔丘先生本身就是这种等级礼法的坚定拥趸者,这是他历史的局限性,不能单纯地用现在的观点进行肆意批判。只是,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那些把所谓的民主和孔丘先生强拉硬套在一起的观点,无疑是可笑的。

【后记】

     论语有些章节是让人无语的,许多事物不是想象的那样美,当然,也不是想象的那样差。正如不必时时欣喜那样,也不必时时悲伤。

 

                                                              槐榆柳

                                                           20171210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