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论语》3.24

(2017-02-22 22:34:24)
标签:

槐柳先生

槐榆柳

国学

论语

学习笔记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三〈八佾〉》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3.24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集注】

请见、见之之见,贤遍反。从、丧,皆去声。仪,卫邑。封人,掌封疆之官,盖贤而隐于下位者也。君子,谓当时贤者。至此皆得见之,自言其平日不见绝于贤者,而求以自通也。见之,谓通使得见。丧,谓失位去国,礼曰“丧欲速贫”是也。木铎,金口木舌,施政教时所振,以警众者也。言乱极当治,天必将使夫子得位设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所得于观感之间者深矣。或曰:“木铎所以?于道路,言天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如木铎之?于道路也。”

【钱穆】

仪封人请见:仪,卫邑。封人,掌封疆之官。孔子过其地,故请见。

至于斯:斯,指仪邑。

从者见之:之,指仪封人。从者,孔子弟子随行者,见仪封人于孔子。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二三子,仪封人呼孔子弟子而语之。丧,失位义。孔子为鲁司寇,去之卫,又去卫适陈,仪封人告孔子弟子,不必以孔子之失位为忧。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铎,大铃。金口木舌,故称木铎。古者天子发布政教,先振木铎以警众。今天下无道,天意似欲以夫子为木铎,使其宣扬大道于天下,故使不安于位,出外周游。

[白话试译]

卫国仪邑的封疆官,请见于孔子,他说:“一向有贤人君子过此,我没有不见的。”孔子的弟子们领他去见孔子。他出后,对孔子的弟子们说:“诸位,何必忧虑你们先生的失位呢?天下无道久了,天意将把你们夫子当作木铎,来传道于天下呀!”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自译】

卫国仪邑的封疆官请求拜见孔丘先生,他说:“每当君子驾临此地,我从不错过得以拜见的机会。”随从周游的弟子于是把他引见给先生。封疆官拜见完毕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先生失去官位而忧虑呢?天下陷入无道的状态已经很久了,是上天要将布政的警铃交与夫子,让他把天下大道广布四方。”

【感悟】

公元前497年,五十五岁的孔丘先生丢掉了大司寇的官职,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旅程。此篇记叙应是此间所发生之事。想来,连姓名都没有记载的仪封人,他的话语能有多少分量?大概不过是编写《论语》的孔门弟子要借他人之口为孔丘先生十几年的周游生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因由,否则,这样的话语自己人怎好说得出口。其实不必如此,孔丘先生本身的学识建树就已经当得起圣贤二字了。

【后记】

真也罢,假也罢,当荣誉堆砌一身时,一个所谓的贤德便会诞生。正如惯于修饰的人,无论是削尖了下巴抑或是抹光了脸蛋,时间久了,便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美人,哪里还会记得曾经真实的丑陋。

 

槐榆柳

                                         2017125

   

[参看资料]

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