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职生打架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012-09-12 16:31:42)
标签: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

中职学校

打架

成因

教育

分类: 班主任工作研究

中职生打架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职生打架的特点出发,分析中职生打架的原因,试图从学生自身及学校角度寻求预防学生打架的对策。

关键字:中职生  打架  原因  对策

 

近年来,由于中专学校生源不足,各中专学校为了生存,降低了入学门槛,职校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也随着明显下降,中专学生违纪现象呈逐年增加势头,特别是打架现象。

中职生大都处于15岁——18岁之间的青少年,心智未成熟,经常因日常琐事引发口角而发生打架事件,打架者之间没有重大恩怨,打架时情绪直接,没有后果意识,具有突发性、故意性和群体性等特点,住宿生打架比例较大,打架原因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中职学生打架的个人原因分析:

1、不喜欢学习。

中专生这个特殊群体,本身在初中就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步入中专学校后,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什么人生目标,过多的业余时间,让正处青春期而又精力过盛的学生无处发泄,导致学生情感偏差,行为失控,经常发生打架事件。

2、个性强但心理脆弱。

发生小碰撞,互不道歉,矛盾升温。在学校里,发生一些小碰撞、小矛盾或小误会是很正常的,如买饭插队、抢占座位、无意碰撞、出言不逊等等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有些同学不会处理,总觉得别人侵犯自己的尊严,于是打架就很容易发生在学校这个大集体当中。据调查统计, 67.14%的同学认为打架行为是因为一时冲动,意气用事。比如:2011年4月22日早晨7点,某职业中专学校早操刚做完,同学们蜂拥着朝宿舍走去。09级数控班一位学生不知被谁踩了一脚,他随口骂了一声:“他妈的,如果不是早上的话我一巴掌拍死他!”踩着他的脚的09工民建学生听了,上前就推了他一把。双方动起手来,随后09工民建的十几位学生一拥而上,对09数控班的学生一阵拳打脚踢。

3、缺少处理矛盾的经验。

中职生大多处于15—18岁之间的青少年,处理矛盾冲突时不冷静,不考虑后果,动不动要与别人拼命。比如:某职业中专学校晚自习下课后,两个学生到学校边上的山上去溜哒,途中遇到两对谈恋爱的社会青年正在亲密接触,便多看了几眼。社会青年吼了声:“看什么看!”两个中职生听了很恼火,觉得对方太嚣张,想上前去与对方拼命,但权衡了一下双方人数后不敢贸然动手,后打电话叫学校的一帮同学冲到山上事发地点来,人数上占了优势后便对两个社会男青年猛打,造成其轻伤。

4、爱面子,不让别人出面调解矛盾。

据了解,31.50%的同学认为别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或朋友)出面调解,自己没面子。学生出现争斗之后,无论是输羸,一般都不向教师反映,宁愿自己解决,认为报告教师是失面子的事情,自己有问题埋在心里,旁边的同学发现了但怕报复,也不敢告诉教师,因而使一些矛盾纠纷具有一定的隐瞒性。许多小问题,教师发现不了,大问题发现后学生的结怨就深了,造成的伤害就大了。也有学生认为,教师解决问题只是暂时的,事后别人还要报复,因此不给教师说。

5同学的盲目介入,令矛盾升级

学生在发生纠纷时,一个同学有事,别的同学就来帮忙,相互影响,使恶劣言行在学生中相互传染性,常常带动一批。本来有些事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如果有人适当劝阻就会没事。但有些人呈江湖义气,为朋友特别是为恋人"两肋插刀",以示其"英雄气概,令矛盾升级,最后导致打架。据了解分析,学生发生的打架事件50%以上是由于同学的盲目介入而使矛盾升级引起打架。如:某职业中专学校两女生付某与冯某因学校知识竞赛的监考问题产生了矛盾,相互骂了起来,付某骂得话难听了一些,冯某觉得自己很委屈,哭了起来。其同班的一个易姓同学知道这件事后,不是帮忙调解,而是觉得自己班同学受了欺侮而义愤填膺,晚自习下课后,带了同班的一帮跟此事毫不相干的八位同学,冲到付某宿舍,责问付某为什么要骂人。几句言语不合,双方便打了起来。

6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中职生存在这样的认识,认为“对方打了我,我就应该再打他”。说到底其实就是社会法制观念不强的体现。青少年心智未成熟,很少考虑行为的后果,根本没想到暴力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及后果,常常为一件小事大打出手。据调查,中职学生打架,70%的学生不考虑后果。如:2008年,某职业中专学校06建2班的吴某在晚上睡觉时跟同学开玩笑,把同宿舍同学黄某的被子抱到别的宿舍藏起来。黄某因睡觉找不到被子很生气,在宿舍大声嚷说:“哪个王八蛋把我的被子藏起来了?”吴某听了很生气,跟黄某吵起来,在争吵中伙同另一同学林某拿起板凳就朝黃某砸过去。造成黃某鼻梁骨折断,构成轻伤。黃某报警,吴某及林某被拘留。事后,问吴某及林某,是否考虑到一板凳砸下去很有可能造成同学死亡。他们回答:根本没考虑那么多,只想着解气。

二、中职生打架的预防与对策:

(一)学生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是关键

1、学会宽容。

要认识到打架的危害性,懂得打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与别人发生矛盾,有争议时,如果没有涉及原则问题的话,应该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让不代表你的无能,恰恰相反他表现了你的风度。
    2、学会换位思考。

假如被打的是自己,自己又会有何感想;要时常提醒自己,若别人受到了伤害,那么自己也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3、做事要三思而行。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处处计较,小心眼,要学会心胸开阔,宽容;情绪激动时,应抑制自己说话,先平复好心情,再作出决定,不能冲动,做事要三思而行,不要让一时的冲动误了自己。
   (二)学校提高教育水平是核心、

1、作为老师

(1)、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的榜样和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特别是要加强语言、行为修养,注意规范,不能任意打骂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防止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降低自己的威信。多给教师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成绩,所谓“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
    (2)、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教育理念要正确。绝不能向学生灌输 “如果别的班要欺负我们班的同学的话,全班同学一起上”等之类错误的观念。如:某职业中专学校屡屡发生班级同学一致对外打群架现象,某日班主任在训为头挑起事端的打架学生时,该生理直气壮的回答道:“不是你说的别的班级同学欺负我们班同学时大家可以一起上的吗?!”

教育方法要得当。要了解学生,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教育的管理;对过分溺爱的学生,增加适度的挫折教育;对缺乏关爱的学生,教师从生活小事入手给予关爱;对调皮不听话的学生,学校要严格管理;对待学生矛盾纠纷,教师要及时处理、冷静处理,注意疏导,教育学生学会宽容,消除怨恨心理和仇视心理;在转化爱打架的学生中,教师要有耐心,也要讲究转化艺术。如笔者在转化此类学生当中曾经这么做:林某某同学,在新生注册时独自拖着行李来学校报到。他的独立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后了解到该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在福州一个全封闭式的学校念到初中毕业,他父亲把他高中的学费都一起交清了,但他逃离了该校。报到第二天他就对笔者说:“老师,我是为了我女朋友才来这边读书的,我女朋友在某某大学外语系,所以以后你不要干涉我谈恋爱。我在福州某校打架是出名了的,我父亲经常帮我赔医药费,但也拿我没办法。所以以后我打架你最好不要告状。”该生的独立让笔者很佩服,但同样该生的嚣张也让笔者很生气。一开学笔者就领教了他打架的本领:有一次上自习课的时候笔者在教室他也敢公然拿板凳来砸跟他发生冲突的学生,还好被众多学生一起制止。后我找他谈话,告诉他:第一,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我绝对不会妥协;第二,高度肯定了他的女朋友(事前我普了解到他的女朋友是个很上进很善良很朴实的女孩)及他对感情的认真与执着,告诉他不能做他现在承担不起责任的事;第三,要求他向他女朋友学习。谈话过后,用一系列的激将法让他去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辩论赛、主持人选拔赛、知识竞赛等等,挖掘他的长处,鼓励他大胆展示。每一次获得成功,都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他每一次进步后,都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不断地挑战老师分配的任务,不断地进步。一年后,根本不用担心他打架,班里有任何的不团结现象发生,他都会及时地制止并报告老师。在转化“差生”中,要相信他们,并委以适当的工作,对待他们要和对待“好”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习差的同学,道德品质也肯定差,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对他们要多一份爱心,少一点批评,多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转化其不良情绪表现,使不良行为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作为学校

1、严把招生门槛。招生过程中,要严把门槛,进行资格审查。对于在初中有严重违纪违法的学生,坚决不要;招生老师要了解自己的招生对象,对于有不良恶习的学生,务必要慎重考虑;要规范招录秩序,将中考分数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2、注重培养良好的校园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环境的作用。校园环境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宿舍、教学实验楼、食堂、运动锻炼场所、文艺娱乐场所、黑板墙报、画廊、广播等硬环境,充分运用,定期宣传打架的后果和危害;二是学风、校风、学校传统、声誉等软环境,加强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要在这两方面加强建设、优化环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

3、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据笔者观察,学校打架现象开学初及学期末发生比较多,而这阶段也恰恰是校园活动比较少的时候。过多的业余时间,让正处青春期而又精力过盛的学生无处发泄,导致学生情感偏差,行为失控,经常发生打架事件。所以学校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大胆交际能力,发掘学生潜能,有效的充实学生的闲暇生活,避免学生打架。

4、培养班级信息员。作为班主任,要在班级培养几个责任心强又较有正义感的学生作为班级信息员,他们的任务是及时发现一些即时性的打架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在第一时间传达给班主任。由班主任想办法时行干预。

5、完善学校的课后监督管理机制:中职生打架经常发生在每天下晚自习后,值班老师与班主任之间的管理存在“空档”,据统计,发生在晚自习下课后打架的占74.34%。打架行为在教室里发生的不多,大都发生在隐蔽处和教师的视野之外。主要在校门口、球场上、寝室里等。中职生打架主要发生在课后,且主要是内宿生,这是这管理的空挡,所以要完善学校的课后值班制。在老师轮流值班的同时,要充分调动门卫及校卫队这一学生组织的积极性。

6、正确处理学生打架事件。学生打架之后,教师不能只简单的问问“谁先动手”,要根据事情的前因后果处理正确处理学生打架事件,做到有理有据,处罚适当。一定要让其承担与其过错对等的惩罚,要严格、及时处理,而且还要大量宣传。对于触犯刑法的学生,不能以“家丑不可外扬”为由进行掩饰,要主动地移交给公安机关,让施暴学生得到应有的处罚,给其他学生以警示作用。 

7、设立心理辅导室。 在校园内开设校长信箱、悄悄话信箱以及心理咨询热线,既能给学生提供心理宣泄的载体,又可以给师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适时排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把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8、加强法制教育。

强化法制观念,设置法制教育课程。学校应定期开设法制教育课程,结合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对他们进行常识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教育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学会容忍,勇敢的面对现实,克制由于挫折而引起的暴力冲突。

总之,学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老师要针对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打架的原因,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采取各种方式教育学生;学校要完善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一个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发展空间。在学生、老师、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打架现象一定会慢慢减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