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谈谈教师怎样进行专业阅读
(2019-04-15 06:01:03)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田地 | 
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有一首小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
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向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
不必为通行税伤神。
这是何等节俭的车,
承载着人的灵魂。
如果说天使就是传播福音的使者,那么书籍就是天使为人类准备的“不必为通行税伤神”的“节俭的车”,承载着我们的灵魂到达理想的彼岸。阅读是生命的加油站,也是精神的清洗车行。我始终认为,教师的成长是从阅读开始的。读书,就好比在天使的引领下不断寻找精神的伊甸园。按照王小波的说法——除开今生今世之外,他还拥有一个更加诗意的世界。它是松间明月和石上清泉的朗照与静默;它是天地空旷我独行的惬意与自在;它是一千朵郁金香正在隐秘盛开。
一、教师为什么要进行专业阅读
1、什么是“专业阅读”?
专业阅读:就是基于专业发展,直接直接作用于日常的专业实践的阅读。专业阅读其实就是“钻业阅读”。
2、教师阅读应以专业阅读为主
教师的阅读形式和阅读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应该以专业阅读为主。人的时间和生命是有限的,阅读要有方向有计划有选择。漫无边际的休闲式阅读不符合专业发展的要求。世界各行业的成功人士做出大成就的年龄基本上都在35—45岁,有人把它称为“人生事业的黄金期”。西方有一种观点,35岁之前,读书应该在“博”上下功夫;35岁之后应该在“专”上下功夫。35岁之前为什么要“博”?博览群书的过程就是在不断选择自己今后的主攻方向,我适合干什么,我能在哪一块做出成绩。35岁之后为什么在“专”上下功夫?因为当你清楚自己发展的方向,那就应该心无旁骛的钻下去,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出成绩来。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经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
在西方成人中曾广为流传一条“祖鲁人原则”:只要你在某个狭窄的领域内比别人知道得多,那么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甚至权威。进一步引申,如果在这个狭窄的领域,你做得比别人更好,那么,你将是这个领域的最大获利者。王安石说得好:“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我国中小学的教师的阅读太缺少真正的专业阅读生活。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于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这句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也说明也“专”的重要性!
3、专业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偷懒”
乍看起来,读书只会更浪费时间,细一品味,才觉其实不然。如果你坚持进行专业阅读,可以不断增加我们的专业底蕴,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使我们掌握更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等要用的时候,随时随地信手拈来,不是节省了时间了吗?其实,专业阅读就是一种积极的偷懒。偷懒不是敷衍工作,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工作,是对工作的一种近乎虔诚的热衷,也应该是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这样的偷懒,偷来了技巧,偷来了观点,偷来了方法,偷来了思想,偷来了习惯,也偷来了自己的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4、专业阅读就是练内功
做教师其实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我非常欣赏一句广告词:“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是拥有太平洋。”做教师,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广积精神食粮。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则是教育的悲哀。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读专业的书。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然而恰恰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很多教师教了十年二十年的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技能还停留在当年的那个层次和水平,用当年的技术和思想做现在的要求与质量,怎么能不忙不累?
年轻的时候看过不少武侠小说,我知道真正的武林高手随手而来的就是致命的绝招,因为他的内功已修炼到了最高境界。没练好内功,一心想出绝招,出来的,都是花拳绣腿。对一个教师来说,专业阅读就是练内功,这个功不是靠别人给的,是靠自己修炼出来的。教师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职业,它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对于一个教师的事业而言,最大的危机就是业不精专。所以,要让人看“专”你,首先要进行专业阅读,搞好专业发展。
5、教师专业阅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顾明远先生说:“现代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所以,职业的尊严,只有靠专业去赢得,上天并不会白白的恩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之下,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而教师专业化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有高质量的专业阅读生活,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二、怎样进行专业阅读?
(一)专业阅读的“12345”
1、一个核心:
即教育教学实践。专业阅读应该指向教师的专业实践这个核心,突出实用性原则。
2、二种阅读方式:
即鲸吞和牛嚼。鲸吞可以拓展专业的宽度;牛嚼可以增加专业的深度。读书最大的经济学就是牛嚼专业经典。坚持牛嚼专业经典是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的有效方式。某种意义上讲,翻烂一本经典,你才可能找到自己的话语权。
3、三大结构:
理想的教师专业阅读由三大块构成。即:
(1)本体性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约占50%左右(决定一个教师发展多高);
(2)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职业知识,约占30%左右,它对本体性知识的传递起理论支撑作用(决定一个教师能走多远);
(3)基本的科学人文知识:即基本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历史等,约占20%左右。
三大结构中,最重要的是本体性知识。遗憾的是,一些老师什么都读,就是不读本体性知识的根本书籍。注定这样的老师发展不起来。
4、四大阶段:
一个人的正常的阅读历史应该分四个阶段:浪漫——理性——精确——融合。
(1)浪漫阶段的阅读,比较随意,基本上仅凭兴趣而为,阅读没有方向,没有选择。这是阅读的最底层次,但也是每人都必须经历的层次;
(2)理性阶段的阅读,开始认识到读书不能仅凭兴趣而为,开始有方向,有选择,有计划,读书不再盲目。这是阅读的第二阶段。理想的状态,此阶段应该在成人之后就开始;
(3)精确阶段的阅读,开始围绕自己的专业根本书籍,开始进行精确深入地研读。这是阅读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阅读质量,直接决定了你的人生成就大小。
(4)融合阶段的阅读,通过阅读,参透了教育、人生和大千世界,读什么书都能为悟出人生的真谛、教育的真谛。至于读书的形式和内容在这个阶段亦显得不那么重要。
5、五大原则
1)、方向性原则:“目标明确”(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实用性原则:“解决问题”(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3)、专业性原则:“钻研业务”(钻得越深,机会越多);
4)、经典性原则:“取法乎上”(与最好的专业书籍对话。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样的书);
5)、阶梯性原则:“循序渐进”(按照阅读科学的规律来读)。
(二)专业阅读重在“悟”
专业阅读最重要的一个字,我这里的答案是“悟”!
专业阅读不在于你读了多少本专业书籍,而在于你从书中悟出多少的内容。其实,在每一个教师的专业阅读史中,总有那么一两本影响自己终身的专业书籍,我们可以称为根本书籍。你从根本书籍中悟出的内容越多,对你的发展越有利!专业书籍只是引爆教育智慧核反应堆的导火索,而悟就是点火器。当然,专业阅读还要注意与其他形式的阅读结合起来,不能神话它的力量!
古人是把“阅”和“读”分开来讲的:读,大致相当于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阅读”;阅,本义是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后引申为包含除去读之外的其他一切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读有字之书是光合作用,读无字之书是化学反应。李希贵先生曾通过大量的调研,得出优秀教师成长的三个“关键”——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书籍.我想,作为教师,我们若时时有为别人“创造关键事件、推荐关键书籍”的意识行动,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关键人物”。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还需自己感悟”。我想,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一个人超越自我的关键所在,对于教师的专业阅读和专业发展也如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做人做事大概也同样如此。只有经过“悟”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专业阅读;只有经过“悟”的阅读,才能把别人的思想玫瑰移到自己的精神园地,进而开出自己绚丽的思想玫瑰。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世上读书的人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在咀嚼别人的思想,一辈子活在别人的思想当中,真正具有清醒、独到的判断力没有几个,庸众就是这样形成的。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精神的家园。人最怕的就是“心为形役”,我想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也要避免“心为书役”,一个人如果丢掉了自己,那读再多的书又能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该自负,但也不能成为被人牵着走的动物,只有学会专业阅读,才能支撑起赖以自由呼吸和直立行走的“脊骨”,教育生命的旅程才会更加精彩!
三、你的专业阅读问题在哪
对照专业阅读的“12345”,可以思考你的专业阅读的问题在哪里?
问题1:你专业阅读的三大结构是否完善?
问题2:你目前的处于哪一个阅读阶段?是否一直在浪漫阶段徘徊?
问题3:你是否经常丧失专业阅读的原则,不自觉的滑向休闲式阅读?
四、向老师们推荐的书目
一、基础篇:
《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契机的55个细节》,(美)罗恩.克拉克 著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王晓春著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王晓春著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春著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二、中级篇:
《教育漫话》,【英】洛克著
《做个聪明的教师》,王晓春著
《不跪着教书》,吴非著
《新教育之梦》,朱永新著
《教学勇气》
《现代教师读本》(或《教师人文读本》)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师的20项修炼》
《中学课堂管理》(或《小学课堂管理》)
《发现母亲》
三、高级篇:
《民主主义与教育》
《爱弥儿》
《教育的哲学基础》
《第五项修炼》
《静悄悄的革命》
《多元智能》(修订版)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学会教学》
《教育为何是无用的》
《论教育学》
《上学真的有用吗》《教育的目的》
四、科学人文书籍推荐
《时间简史》《爱因斯坦圣经》《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乌合之众》《康德三批判书》《教师人文读本》《通往奴役之路》《动物庄园》《类人孩》《非常道》《耻辱者手记》《潜规则》《万历十五年》《书斋里的革命》《拯救与逍遥》《顾准文集》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