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项目的学习”培训感悟

(2016-07-05 21:37:41)
标签:

基于项目的学习

学习感悟

pbl

分类: 教学随笔

           “基于项目的学习”培训感悟

                                博主原创

一、“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简介和操作流程

    612日—615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参加了名称为“全球背景下的‘真实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实战国际培训”。此次活动是由真实的学习研究院(Institute of Authentic Learning)和美国德克萨斯州Advanced Reasoning in Education·Think Global PBL Academy团队合作为我区的学校和教师提供的培训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英语原名为“Projece-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将学生放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的过程,是基于课程标准,联系实际生活的一种学习,是一种多学科整合的学习,是一种真实的学习,一种直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学习。

学习开始以一个学科为主,提出一个项目,比如语文学科要编写一个漫画,并且讲给低年级的孩子或者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直接将成果——编成的漫画书捐赠给幼儿园的孩子。那么就要学习“故事的制作”,如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还要联系美术科目中的人物绘画技巧。整个项目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一周、两周或者更长的时间),而且需要其它科目的教师也参与进来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此项目。

为了实施此项目,先要查看《课标》中的要求,找出《课标》中的动词和名词,并且续写“课标要求”,续写《课标》目的是让课标的要求更明确、更具有课操作性。明确了《课标》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个个台阶(培训课程中称之为“脚手架”)以方便学生掌握知识。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设置一些能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表(培训课程中称之为“量规”),通过这些评价表,激励学生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努力。

学生在与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和教师指导下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之后,还要完成学习之初提出的那个项目。例如,学生在学习了故事编写的内容和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以后,还要完成漫画书的编写绘制工作。

“基于项目的学习”就是在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内容或者一章节内容之前要为学生设置一个与生活实际相关又与接下来的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个项目,然后学生围绕着要完成的项目展开学习,最终利用所学的内容能成功的完成学习之初设置的项目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要求就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完成的项目是高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提升。

二、学习中的感悟与收获

   “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一培训过程让我对新课程改革中涉及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落实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教师总是把自己置于核心、权威的位置,教师就是课堂的中心,而学生只是配合着,接受者。课程改革十几年了,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角色定位变化了多少,每一位教育者都很清楚。而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就是学习的主角,主导者,他们是问题的解决者、决策者、调查者、记录者。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配合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这就是整个角色定位的变化。

    其次就是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意义上的评价,只是关注考试分数的高低。这种评价方式只重视结果,必定是片面的。在目前的教育中,这种评价方式仍然占据着评价的主要地位。学习是一个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什么?学到什么?这些不是几个分数就可以定性的。项目学习的优势之一就是加强了对过程的监控,既有终结性评价还有过程性评价,既有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有对学生“21世纪技能”的评价。学生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最后项目解决的深度、效果,等等,都是我们评价的内容,在任何一个学习任务呈现以后,都有与之相关的评价量表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既能明确自己的任务,还能清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教师期望达到的程度。评价的主体也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学生地参与,这些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合理,也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第三就是学习内容的拓展。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更多集中在对教材的讲授、学习的过程。即使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了一些校本教材,也跳不出考试指挥棒的指引,考试范围内的课程受到极大地追捧,其他的课程则无人问津。这势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范围。项目学习,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课程观,需要学生打开视野,关注社会,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多个角度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学生项目学习的研究对象。那么,学生的学习思维得以扩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三、培训中的疑问和困惑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也有不少疑问和困惑:如项目学习的时间安排、怎样取得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等等。

关于时间。学习中外教列举的案例,有些项目设计非常大,牵涉到多门科目,学生从开始了解项目到最后的完成作品,一般都需要几周甚至是两三个月时间。然而目前我们的一堂课只有40-45分钟,我们的课堂时间和学习任务都是按照一节节课所分裂的,总不能完全摈弃课程教育去完成项目?显而易见不行。那么,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把项目学习的时间前移或者推后的方法,可以在确定项目、制定项目设计之后,引导学生在寒暑假开展,但是这只是一个个人的想法而已。

关于家长和学校的配合问题。很多家长和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至于什么综合素养、技能等等的东西,反而不是他们关心的焦点。我们一方面要理解他们的想法,毕竟学业成绩是他们升学、就业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耐心对他们讲解项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把学习时间安排得合理点,尽量不影响他们的学业学习,这样,或许可以争取更多的支持力度。但是,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PBL,毕竟是自己第一次接触,有此困惑和疑问也当属正常。但是,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自己的思想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冲击。PBL着眼于21世纪的核心素养,服务于学生真是的生活,高瞻远瞩!三天来,问题驱动,项目构思,评价量规,脚手架,项目管理等一个个新概念,新理念冲击着每一个参与培训者的思维。把真实的世界带入学生的学习,把21世纪的技能带入课堂!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学习、领会,有力理念,我们会重新审视和定位我们的教育,引领学生回归生去学习。

    三天的学习,我们在思考中合作着,交流着;

三天的学习,我们在学习中转变着,提高着;

三天的学习,我们在互动中批判着,吸纳着!

最后让我以一位培训同仁撰写的一幅对联结束我的培训心得:

上联:中外携手教学教研共受益

下联:师生成长学习生活相统一

横批:PB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