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初中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证明费马大定理

(2013-07-15 11:10:52)
分类: 与相对论有关

用初中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证明费马大定理

已知:a^2+b^2=c^2;令ba,则cbac=b+kk=1.2.3……正整数。

则有a^2+b^2=(b+k)^2[=(a+k)^2]k=(b-a)+k

a^2+b^2=(b+k)^2整理化简,得a^2=k(2b+k)b=(a^2-k^2)/2k;理论上讲,a可取包括负数在内的所有整数,只是遇见无理数时,一定要选择好m的小数点位数。

a=mk,由于k=1.2.3……的正整数,则m为包括负数在内的所有实数,即除m0之外的所有实数,理论上讲,当然也包括无理数(只要无理数有头)。当a=2×10^2n(n=1.2.3.……)的倍数时,m可以有n位小数存在。凡可以让b=正整数的,其a^2+b^2=c^2均成立。

b=k(m^2-1)/2,当ab不能公约时,ak同奇同偶,bk奇偶相反。c≡奇数。

n3时,a^(n/2)=[a^(1/2)]^nb^(n/2)=[b^(1/2)]^n将其代入a^2+b^2=c^2,只要在a^(1/2)等于正整数时(因为这是设定的),b^(1/2)仍然可以是正整数,说明a^n+b^n=c^n,费马大定理不成立;但如果,b^(1/2)≠正整数,则a^n+b^nc^n,费马大定理成立。

a=d^2b=h^2,则a=mk=d^2m=k,由于k=1.2.3……,则a=k^2b=k(k^2-1)/2=h^2

a为奇数时,b=k[(k^2-1)/2],因为k为奇数。

k=(k^2-1)/2时,b=k^2b=[(k^2-1)/2]^2,所以,只要求得的k为正整数,等式有解,如果求得的k≠正整数,等式无解,费马大定理成立。

k=(k^2-1)/2 => k^2-2k-1=0k=1+2^(1/2)3且非正整数。

其实,当b=k^2已经不可能了,因为a=k^2b=a(应该是ba)与要求不符。

结论是:当a=k^2=d^2(正整数的平方)时,b=h^2h≠正整数。

a为偶数时,b=(k/2)(k^2-1),因为k为偶数。

k/2=k^2-1b=(k/2)^2b=(k^2-1)^2,因为a=k^2,而b=(k/2)^2a,与要求不符。

k/2=k^2-1 => 2k^2-k-2=0k=[1+17^(1/2)]/4(负数舍去)且非正整数。

结论是:当a=k^2=d^2(正整数的平方)时,b=h^2,但h≠正整数,且ba,与要求不符。

∴当n3时,a^n+b^nc^n,费马大定理成立。

 

补充说明:

有人会问:为什么会有6^2+8^2=10^2,与你所说的不一样呢?即,ab同偶且c不恒等于奇数的情况呢?我要说明的是,当abc可以约分的等式我称之为假通式,因为它们的公式应该是:(aq)^2+(bq)^2=(cq)^2两边约掉q才是真正的通式。比如,上式可以写成a=3b=4c=5q=2【当然q也可以=2^(1/2),则等式为:2×3^2+2×4^2=2×5^2,即6^2+8^2=10^2】;也就是是(2×3)^2+(2×4)^2=(2×5)^2=4×3^2+4×4^2=4×5^2,两边约掉4,其等式为3^2+4^2=5^2,这都是真通式,即:a^2+b^2=(b+k)^2k=1,此时的ab奇偶相反,c恒等于奇数。

当然,q=p^(1/2)p2,且p为任意正整数。

那么,假通式还可以用公式证明吗?可以!

假设a×q=mk×q=d^2×q;令m=ka×q=k^2×q=d^2×q

bq=k[(kq)^2-1]/2=h^2×qh^2=k[(kq)^2-1]/2q

k=奇数时,令k=[(kq)^2-1]/2q,得2kq=(kq)^2-1kq=1+2^(1/2)

k=偶数时,令k/2=[(kq)^2-1]/q,得kq=2[(kq)^2-1]2(kq)^2-kq-2=0kq=(1+17^2)/4

代入b=(a^2-k^2)/2k=h^2,其b依然不等于正整数的平方,即h≠正整数。

 

附录:

km均为正整数时,具体代入加以验证:

m=31k=25(同为奇数);a=31×25=775b=25×(31×31-1)÷2=12000

则有775^2+12000^2=12025^2,(c=b+k)。

m=25k=31a=25×31=775b=31×(25×25-1)/2=9672c=97039672+31)。

只知道,a=65情况下,求b=?

a=5×13b=13(5×5-1)/2=156c=156+13=169b=5(13×13-1)/2=420c=425

a=152=4×38b=38(4×4-1)/2=285c=285+38=323

假设:a=156=4×39=12×13ak奇偶相反时),b不可能为正整数。

k=39m=4,则b=39(4^2-1)/2=292.5(≠正整数)。

k为正整数,而m等于包括负数,甚至无理数在内的所有实数时,

b=k(m^2-1)/2,因为a=mk,所以,k=a/mb=(a/m)(m^2-1)/2

整理可知:b/a=(m^2-1)/2m,令b=a,则m^2-2m-1=0m=1±2^(1/2)

m=1-1.41[1-2^(1/2)]=-0.41,令k=20000,则a=-8200b=20000[(-0.41)^2-1]/2=-8319

(-8200)^2+(-8319)^2=11681^2 c=b+k=-8319+20000=11681)。

m=1-1.42[1-2^(1/2)]=-0.42,令k=20000,则a=-8400b=20000[(-0.42)^2-1]/2=-8236

(-8400)^2+(-8236)^2=11764^2c=b+k=-8236+20000=11764

m=1+1.41[1+2^(1/2)]=2.41,令k=20000,则a=48200b=20000(2.41^2-1)/2=48081

48200^2+48081^2=68081^2c=b+k=48081+20000=68081

m=1+1.42[1+2^(1/2)]=2.42,令k=20000,则a=48400b=20000(2.42^2-1)/2=48564

48400^2+48564^2=68564^2c=b+k=48564+20000=68564

这说明:1-2^(1/2)m1+2^(1/2)时,ab;否则ab。由于正负数的平方均为正整数,所以,ab无论正负只要是整数,它们的平方和都可以得到c的正整数平方。

所以m=1±2^(1/2),就是ab的大小转换点。由于2^(1/2)是个无理数,无穷无尽,所以ab永远不可能相等,即ab。只要a不等于b,就永远可以有a^2+b^2=c^2的等式存在。其求法为k=2×10^2nm的小数点就取n位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