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悟34--2帕上吟
(2021-02-22 10:35:08)
袭人回到怡红院,带了“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是玻璃瓶子装的,那瓶盖是“银子”做的,那字是用鹅黄签写的。是外国进贡给皇帝用的。袭人跟宝玉就只说了这个好金贵的东西。这个时候,宝玉心里记挂黛玉,想叫人去探望,又怕袭人知道。于是想了一个法子,支使袭人到蘅芜苑去借书。从怡红院到蘅芜苑,隔着沁芳湖,不坐船,得老半天走的。曹雪芹也真是好玩,怕派出见黛玉的人,时间不够,还叫薛宝钗不在,让袭人在那里苕等。
袭人去了,宝玉命晴雯来,吩咐道:
这才是真正的牵挂。宝玉自己的屁股被打破了,没见黛玉到现场,也没见他到老太太那里,只无人时,自己还睡着了,他什么慰问品也没拿,只见他两只眼睛肿的像桃儿一般。还没说几句话,闻凤姐来了,黛玉指了自己肿得像桃样的眼睛,怕人打趣,就悄悄地从后门走了。这时,宝玉将袭人支开,叫晴雯代他去探望,晴雯肯定是宝玉的心腹了。
晴雯:白眉赤眼的,做什么去呢?到底说一句话儿,也像一件事。
宝玉:没什么可说的。
晴雯:若不然,或是送件东西,或是取件东西。不然,我去了怎么搭赸呢?
宝玉:就说 我叫你送这个给他去了。
晴雯:这又奇了。他要这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他又要恼了,说你打趣他。
宝玉:你放心,他自然知道。
十次吵闹之后,宝玉对黛玉的理解,益发达到了心灵神通了。连最心腹的丫头晴雯,也莫能领会。
晴雯去了,黛玉房里黑漆摸魆的,他躺在床上,问了缘由,知道是两条旧帕子,收下了。晴雯抽身回去,还一路盘算着,不知道这两个人是什么意思。
袭人去宝钗那里借书,恰巧宝钗到他母亲那里去了,袭人空手回来了。回后也不见宝玉过问袭人借书的事儿。这就是:
435. 帕上吟
晴雯琢磨着:若是新手帕子,黛玉叫他拿回去,这两条家常旧帕子,林姑娘却收下了,真百思不得其解。这里,林黛玉却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心语滔滔。说是宝玉的这番苦心,能领会他的那番苦意。于是成“五可”之恋,得“喜悲笑惧愧”之感。一时五内沸然炙起,由不得余意缠绵,强撑了起来,也不避什么嫌疑忌讳,研墨蘸笔,在那两块旧帕子上题诗三首: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杆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黛玉原本还要写下去的,觉得浑身火热,照镜子一瞧,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书里说,黛玉不知道病由此而起。到床上躺下,还拿着那帕子前思后想了起来。
帕上吟,是黛玉宝玉爱情表达的转折点。之前的十次吵闹,由莫名到金玉麒麟的物化,是由爱而起,是爱之排他,爱之切的表达,是爱的一种外露的表现。这里,宝玉送两块用过的旧帕子,黛玉帕上题诗,是两个玉儿灵的缠绵,是爱魂的交流。宝玉自己被打的动弹不得,他牵挂黛玉的心痛,两块旧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谁人能懂?黛玉泪空垂,却为了谁?枕上袖边难拂拭,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湘妃为虞舜落泪,翠竹留痕而生斑,窗前的那千杆竹子,怎么就不识我的伤悲,留下香痕?!叹:
两帕三诗盛泪珠,黛儿香痕不模糊。
偷潸滚玉却为谁?惟问窗前千杆竹!
两个玉儿两帕三诗的故事,是爱情的高峰,爱的绝响;悲情中的灵的沟通与交流,是爱情的密语。感谢伟大的曹雪芹先生,让人脱离了偷潸的心境,叫你来瞧瞧袭人。为了叫晴雯去探黛玉,宝玉支使袭人到宝钗那里借书。袭人去了,空手回来了,因为,曹雪芹安排薛宝钗到他母亲那里去了,且有十足的理由。红楼之妙,就在于空间变幻如云,情感交接如水。感黛玉之悲太切,得用袭人之愚开怀。看看,袭人回来了,他空着手回来了,也不叫他说,为什么没借到书,也不说什么时候叫他再去借书,自然而然地把话头转到了薛宝钗那里。但还是忍不住要笑他袭人一笑,有打油句曰:
可笑袭人我的儿,糊里糊涂去借书。
却叫宝钗人不在,空手回来不言书。